下载地址列表
|
>文件大小:176 KB |
>下载次数:3 |
|
|
>更新时间:2009-10-10 16:22:06 |
|
|
VIP下载
免费下载
|
|
|
广告
| |
|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
|
|
|
简 介 |
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箘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3.病毒是用以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最合适的生物,主要原因是 A.有些病毒只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且在侵染宿主细胞时二种物质分离开 B.病毒能够侵染生物使生物表现出特定病症 C.病毒只含DNA和RNA D.病毒是最低等的生物 4、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 A.(a+b)/2 B.(3a+b)/4 C.(2a+3b)/2 D.(a+3b)/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