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是“主体”
    
    广东省江门财贸学校 邓复群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用正确的思想和观点去启发、教育学生,转化学生的不良思想,使学生思想健康、遵纪守法、积极向上。在育人过程中,教师是工作的“主导”,学生是“主体”。但长期以来,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只是被教育者,是“被工作”的对象,信息流向是单向的,搞保姆式、封闭式、高压式工作模式。
    
    人是有意识的,而意识具有积极的、自觉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不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情感和意志;任何个人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信息“接收器”,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发射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接收是通过交互式实现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必须树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笔者就德育课、班会课和思想转化工作方面提出“三宜三不宜”的工作方法。
    
    一、宜交流,不宜强灌
    
    德育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宣传和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不能只有教师的声音而没有学生的声音,教师不要一个人从头讲到尾,而应该留出适当时间和设置适当的问题与悬念,鼓励学生发言和提问,允许学生谈看法、谈意见。这样做,既可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又可使教师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和总结,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
    
    例如,笔者在讲授《世界观人生观》课程中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一节时,不是照本宣科地灌输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先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上台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理想。学生发言都很踊跃,各种各样的理想都有,绝大部分都是学生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我把他们的理想进行归类,发现学生谈得最多的是职业理想,其次是生活理想,几乎没有人谈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而在谈职业理想中,想做“老板”的最多;在谈生活理想中,想“发财”的最多。为此,我就运用教材上的有关原理,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分析,并进行合理的引导,用商量的口气,平心静气地与学生进行沟通,用教师的激情、阅历、学识和理性,启迪和引导学生。实践证明,这种师生课堂沟通式、对话式、讨论式的德育课教学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受学生的欢迎。
    
    二、宜指导,不宜包办
    
    班会课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渠道之一,但我们有些学校的班会课常常是领导作报告、学生科讲纪律、班主任训话等,重复、啰嗦的长篇“训话”令学生厌烦、反感。笔者认为,班会课应定位为“学生课堂活动”课,学生在其中的角色定位是“积极的组织者、具体的主持者和热心的参与者”,而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定位是“课前的策划者、技术的指导者和热心的参与者”。应把班会课还给学生,把班会课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课,充分激发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当一回“主人”,而不是教师包办一切、包讲一切。
    
    例如,针对极个别学生在毕业前不爱护公物、扔杂物于厕所堵塞下水管道的事件,利用班会课搞“社会公德自我教育”大讨论活动,安排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去遣责那些违反公德的变态行为,激发学生自己的义愤和感悟,让学生自己去评价、遣责和深思,造成对不良行为的强大舆论攻势。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救救自己的灵魂”、“我鄙视那些没有公德的人”、“危险的信号”等话题,供学生讨论、发言或写感想,引起反响与共鸣,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宜激发,不宜强压
    
    如果我们把学生只是当作被动的客体,用高压的外力强行推动学生转化不良思想,其结果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种:暂时有效,但不能持久;第二种,表面认错应付,内心仍然不服;第三种,逆反心理,越压越反感。一般说,管得严的学校校风、学风应该好。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老师在场监督时,学生自习很安静,一旦不在场,自习就很吵闹。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做学生的“保姆”,也不能陪学生一辈子,学生终究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要独立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因此,要教会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学习;为什么要遵纪守法,如何做人;人为什么要奋斗,如何奋斗;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等思想动力问题。要尽量激发引导学生的内在动力,找到学生真正的内在需要,加以点拨、启迪和唤醒,实现学生主体思想的转化。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学生面临一个有诸多选择和激烈竞争的社会,一个不断创新、优胜劣汰的社会。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应该学会向学生学习;对于新一代年轻人的心思,应该从新时代的社会需要和社会秩序出发来衡量;教师应该多与学生平等沟通,相互尊重,要视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不是老师硬逼我转化不良思想,而是我自己认识到要转化不良思想”。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有效。
    

|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 | ||||
| 数学(期中串讲) | ||||
| 数学(期末串讲) | ||||
| 数学拔高 | ||||
| 物理 | ||||
| 化学 | ||||
| 生物(一) | ||||
| 地理 | ||||
| 历史 | ||||
| 政治 |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 英语阅读理解 | ||||
| 英语写作 | ||||
| 英语完形填空 | ||||
| 物理功和能量 |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理) | ||||
| 数学拔高(理) | ||||
| 数学(文) | ||||
| 数学拔高(文) | ||||
| 物理 | ||||
| 数学(期中串讲) |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 化学 | ||||
| 生物(一) | ||||
| 生物(二) | ||||
| 生物(三) | ||||
| 地理 | ||||
| 历史 | ||||
| 政治 |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 英语 | ||||
| 数学(理) | ||||
| 数学拔高(理) | ||||
| 数学(文) | ||||
| 数学拔高(文) | ||||
| 物理 | ||||
| 物理拔高 | ||||
| 化学 | ||||
| 生物 | ||||
| 地理 | ||||
| 政治 | ||||
| 历史(韩校版) | ||||
| 历史(李晓风版) |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 数学(文) | ||||
| 英语 | ||||
| 物理 | ||||
| 化学 | ||||
| 地理 |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 语数英串讲(文) | ||||
| 物化生串讲 | ||||
| 史地政串讲 |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 英语 | ||||
| 化学 | ||||
| 物理 |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