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源自英语科 杜威认为,“课程(教育的内容)是儿童在走向社会前的所有经验。” 狭义地说,课程应是受教育者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的教育就直接决定着每个学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 的可能性。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历史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实际、历史学科特点、历史活动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觉得活动课或者说实践课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于是书写成文,以便抛砖引玉。
我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借助阅读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和基本方法。会不会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不会阅读。历史学科阅读广泛,如历史教材、历史通俗读物、历史人物传记、历史文选和专着等。多读书,更要会读书。历史书籍浩如烟海,学习和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尤为必要。我校的特色教育之一,就是学生每周都能有两节自由的阅览课。一般他们都会在阅览室自由阅览。我在每周都会布置一些历史必做的一些东西,然后,学生利用阅览课的时间去查阅相应的资料。然后,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开展交流读书心得活动,使大多数同学的阅读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对文章的体会、自己受到的教育等,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方法借鉴、运用恰当的史料典故等。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口头交流,也可以采取书面交流。以使听众"有所得"为宜。我们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为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无异也创造了一个条件。
二、引导历史创作,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创作活动是以具体历史知识内容为活动背景,通过相关历史材料的研究、筛选,模拟进行表演活动,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参与,掌握所选内容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表述与写作能力。 开展的主要形式有:
1、编辑历史小报。此项活动可以全面地锻炼学生能力。历史小报版面的设计、资料的搜集、文字的录入、图画的处理、绘画的创作等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小报的形式可以是专题型专集、历史综合型刊物,也可以是历史题材的绘画。内容则可以广采博取。
2、 编写故事。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个别学生还相当突出。结合所学知识和成语典故,就某些情节展开合理想象,编写历史故事或历史小说,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的真切感悟。比如,学生结合"天京事变"编写的《颠峰时刻》,结合"《马关条约》的签定"编写的《李鸿章马关遇刺》等历史故事,在学校广播站播出或在校刊上发表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促进了学习活动深化发展。
3、策划辩论会。根据学生争强好胜、善于争辩、勤于思考的个性特点,把富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转化为正反对立的辩论话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辩论的方式一般有双方对阵辩论式和课堂即兴发言辩论式。第一种设计准备时间充分,学生的自主活动比较突出,整个辩论的思路比较清晰。后一种设计活动简单,学生的辩论随机性更强,更易呈现出课堂研讨的自然状态。在辩论过程中,各种论点不断碰撞,迸发出一个又一个焛烁着真知光芒的思想火花。与此同时,学生的语言技巧、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也在“唇枪舌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于一些相对复杂和庞大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分工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个体的才智,还发展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了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养成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团体意识,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心态。这样,不仅促使问题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解决不是由自身个体所能解决的问题,也为学生以后走上复杂的社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通过课前表演,点燃创新激情。
通过欣赏、扮演、收藏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审美教育,弘扬民族传统,培养学生特长爱好和高尚情操。我在课堂上经常采取的方式,就是课前演讲和历史短剧表演。
1、课前演讲。每堂课在授课之前,留出五分钟时间给学生进行演讲,他们可以选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政热点、趣闻轶事等内容。演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演讲,第二阶段是学生的评价。这样,五分钟时间成了学生创新的一个空间。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的获取是学生的主动行为,并且他们有选择的权力,即要讲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讲、怎样评论,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都不想在大家面前丢脸,为此他们会认真地去选择内容,查找并整合资料,体验独立学习的乐趣。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然后,他们选择他们表现成果的方式。课前演讲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评书、小品、双簧、话剧,当然也有图文并茂的和照本宣科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学生还要对演讲进行开诚布公的评论,往往会出现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而教师若抓住时机给予引导,则对学生的认识和辩证分析能力是很好的锻炼。而这种评论的形式也在学生中造成了一种正确的舆论氛围,对于他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健康人际关系的形成也必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总之,课前演讲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舞台,这有助于他们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演讲的作用应逐渐地固定和深化。
2、编排历史短剧。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的营造创新氛围,大胆进行摸拟创新。摸拟创新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扮演角色,主动参与,进入历史情景,感受历史过程,认识历史问题,使过去的历史“现实化”,抽象的历史“具体化”,从而增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认识情感得以发展。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对历史大环境的感受程度,以及爱国主义情感体验等,都会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把这种理论运用到课堂上,历史短剧是一种极好的表现形式。例如,西安事变爆发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而复杂的反响,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充分利用角色摸拟创新,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代表中共,张、杨,日本,亲英美派,中间阶层和广大西北人民等。让学生结合西安事变爆发前后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作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之后,进行角色模拟,表明各派的立场和态度,把西安事变的问题推向了高潮。学生通过角色模拟,既对历史人物、事件产生了情感,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了历史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时候,学生会表现出让人吃惊的艺术创造才能。比如他们曾经把“太平天国运动”编成了一个六幕的话剧,让同学和老师都刮目相看。教师若能适当加以引导,把思维的火花转变成为创新的行动,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思维发展很有裨益。
四、进行作品展示,激发创新欲望。
历史学科活动中有许多内容可以让学生动手尝试,如绘制历史地图、历史小报编辑、历史幻灯、编制历史录像片、制作网页和历史FLASH等。而现在的学生拥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和才能。他们的作品让人惊叹。有在课前演讲时拿出来的地图,赢得同学热烈的掌声;有同学可以很快地制作出一张图文并茂的历史报纸;也有的同学利用电视节目录完像后,把声音消去,自己配音,或者请同学配音,制成了质量很高的历史录象片;而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他们的PPT制作和网页制作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他们是优秀的,善于创造的,作为教师,若能够及时地将他们的作品展示,那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如由学生制作完成的《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等主页,得到了师生的较高赞誉。一方面显示了他们的成果,另一方面,对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会有一个极大的提高,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五、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实践活动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很多,我们可以灵活地加以运动。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做得较多的就是知识竞赛和研究性学习。
1、 历史知识竞赛。通过精心设置竞赛主题,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运用、巩固所学历史知识,开阔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比如,围绕五四,设计知识竞赛,通过这个竞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围绕甲午中日战争设计的知识竞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的侵华史;结合当前热点台湾问题,设计的知识竞赛,不仅让学生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还让他们了解当前阻碍台湾统一祖国大陆的主要阻碍因素,从而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
2、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开展得比较早,因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本人参加了INTEL未来教育培训,发现这一模式特别适用于研究性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目前实践中的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历史课题或以历史为主导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利用一定的学时对历史系列知识综合运用、历史学科能力综合培养的学科内综合性专题的研究。操作程序为:确定课题→制订计划→实施研究→展示交流。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1][2]下一页
精品源自英语科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