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源自政治科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中图上知识占有极大的比重,地图是地理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地理教学的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把所教的知识、内容逐一落实在地图上,通过读图、析图、练图,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地理问题,总结地理规律,掌握地理知识,既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图文分家、地物分家的现像,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推断力和想象力。
一、 读图
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是最常用的,要做好这点,需注意如下问题:首先,要给学生创造读图的条件。教师应给学生留出读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图、观察图、分析图,从图中学知识、找规律、得结论,用地图进行归纳、概括、总结,通过对地图的阅读,记忆点(如城镇、矿山等)、线(如交通线、分界线)、面(如工业区、农业区)、带(如气候带、自然带)等等。如讲区域地理时,大量的直观的概念及分布知识,诸如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陆地轮廓、地形地势、湖泊分布、河流走向等均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读图而得出结论。这里学生的观察代替了教师的讲解,要比教师平铺直叙印象更深刻,思路更明确,记忆更扎实,效果更好。
其次,要对学生的读图加以引导启发。在教学中仅仅让学生自己读图是远远不够的,譬如有些学生在观察插图时,往往被画面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盲目乱看,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引导学生分辨主次,逐项观察,讲清读图的步骤、目的,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精确而全面地进行读图。如在教"中国地形概况"时,引到学生看挂图"中国地形图",逐次提问1、我国西部涂棕色和白色地区的海拔、高原及高原以东、以北分布的几条大山脉;2、由第一阶梯向东、向北的海拔、高原、盆地,东至哪些山脉,海拔高度发生了什么变化;3、从地势第二阶梯翻越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向东,地图上颜色的变化、海拔、地形的变化。然后结合"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在地图上找出规律,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推理出这种地势使我国东部深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富,这种地势也对河流的流向产生了影响,从而使"大河向东流"("百川东到海")。这样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在学生大脑中建立起地图表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反复读图、用图,重视学生大脑中地图表象的形成和积累,使学生大脑中形成可视、可感、清晰而准确的地图表象,能够经常保持和提取再现,即使地图不在眼前也能凭大脑中的地图表象进行地图思维。这样,就会感到地理越学越容易,越学越有趣,越学越爱学。
二、 析图
析图就是通过教师对地图的讲解分析,找规律、抓重点,图文结合,使文字知识落实在图上,图上知识转换成文字叙述,从而达到强化教学、巩固和深化知识的目的。析图首先要找出规律,地理课中的地图看起来似乎内容繁琐,杂乱无章,实际上往往是一件件事物的简单叠加,教师要善于找出规律,层层分析。如教"我国铁路分布"时,可把纵横交织的铁路线概括出"五纵三横"的规律。其次,析图要抓住重点,地理课中的每幅图,其上面的内容都有主次之分,教师要善于辨清主次,排除次要信息的干扰,抓住每幅图的核心和主旨,从而使每幅图的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再次,析图要善于联想,使地图形象化。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地图的特征,联想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把抽象的地图形象化、拟人化,让学生记得容易、学得轻松。如讲授"中国政区及各省轮廓"时,把黑龙江看作展翅高飞的天鹅,天鹅头是我国的最北部,颈部是嫩江平原,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它的双翼,尾部在鸡西煤矿和镜泊湖区。其它如陕西像尊跪俑(世界古文化遗迹,秦兵马俑出土地),湖南、江西像对兄妹头像(苗汉团结),广东似像头(高温多雨气候),台湾像香蕉(我国着名香蕉产地),云南像孔雀(我国着名珍稀动物产地),西藏酷似藏靴(艰难的历程,登山圣地),青海像马头(河曲如马口,青海湖如鼻孔,我国着名河曲马产地),内蒙古像只雄鹰(温带草原的典型动物之一)。世界地理中,阿富汗像一片枯叶,朝鲜像白兔,伊朗像草帽,澳大利亚像马鞍,意大利似高筒皮靴和足球,阿富汗像只牛腿(世界牛肉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南极像个大问号(神秘的大陆),大西洋像只宝葫芦等等。通过对地图的这种联想、分析,学生记图、绘图变得简单可行。
析图的最佳方式就是教师边讲边画。教师在课堂上用彩色粉笔徒手作图,边讲边绘,使每一知识点一出现便在图上落实,图文融合。这种形式变化灵活,可加可减,能更加鲜明生动的揭示地理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如褶皱、断层),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处在同步活动中。譬如在讲区域地理时,首先勾画地理轮廓,然后用不同色彩的粉笔边讲边画出山脉、河流、湖泊、海洋、城市;讲到矿产,用不同的符号,讲到农产,画出不同的代表图案,讲动物,用粉笔画出不同的动物,这样一来既形象又好记。教师的动作、不同的色彩图案强烈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 练图
练图主要是指围绕地图进行的填地图册、记地图笔记、仿绘地图、补绘地图、绘制地图等等的练习。经常性地进行地图练习,通过多次勾绘山脉、河流、行政区等图,学生对这些区域的轮廓、海陆位置关系、海岸线状况、区域间的位置等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形成清晰而准确的地图表象,学生习惯以图记文,图文顺利转化,大大提高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学生练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步可先指导学生做填充图册中的填图题,并复印、描图等。如在讲世界海陆分布时,七大洲的轮廓及大洲与大洋的相对位置是学习的重点。在引导学生练图时,可先让他们做填充图册上的相关内容,然后再反复描这个图,并填上名称。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初步印象。第二步让学生仿绘地图、记地图笔记等。及教师以板图示范,学生在下面绘草图(或者学生仿照地图册进行绘图),通过眼、手、脑的同步运动,帮助学生树立起地理知识的空间概念,在头脑中形成地图表象。最后一步就是让学生通过记忆绘图练习,这是练图的较高层次(一般不要求全部学生做到),学生自绘地图,把大脑中的地图表象提取出来,像老师板图一样。如前面所说的绘制海陆分布图,学生在填图、描图、仿绘地图的基础上,凭借大脑中的地图表象先画出东西两半球及重要纬线赤道、回归线等,然后再将七大洲的轮廓及大致位置绘与图上。这样,世界海陆轮廓及分布就牢牢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这一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始终贯彻读图、析图、练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地图表象,做到图文结合、图文转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