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时璋
Bei Shizhang(1903~ )
中国生物学家,1903年10月10日生,浙江镇海县人。早年留学德国,1928年获德国蒂宾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30~1950年在浙江大学生物系任教授、系主任及理学院院长。1950~1954年任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54~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及北京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58年以后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贝时璋从20年代起一直从事实验生物学的研究,对动物个体中细胞的常数、分裂,动物的再生以及性转变等生命活动规律,均作过多方面的研究。他曾对鳗形线虫(Anguillulaaceti)、臂尾轮虫(Brachionus pala)、干吻虫 (Stylaria fossularis)的再生、细胞分裂与细胞常数,南京丰年虫(Chirocephalus nankinensis)的中间性(intersex)与性转变问题,线虫(Cosmocerca sp.)染色体的结构和行为等问题发表了多篇论文。他曾在早期鸡胚中发现其成上层和成下层细胞内卵黄颗粒有处于不同变化时相的形态。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也可观察到卵黄颗粒的各种发育阶段,并发现卵黄颗粒的低渗释放物或提取物中含有染色质状结构。他还观察到从受精到孵育12小时的鸡胚,其DNA量与胚下表层卵黄的DNA量有平行增加的趋势。他在丰年虫的中间性研究中也观察到卵黄颗粒中除含有DNA外,还有组蛋白成分,并在小鼠的骨髓细胞培养中见到有爆发性细胞增生现象。他根据这些事实认为:在生物体内除了细胞分裂外,当原料和条件具备时,也可能在一定部位(细胞内或细胞间)逐步形成完整的细胞。他的这一“细胞重建”的见解受到国内外生物学界的注意,并引起了有益的讨论。
贝时璋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50余年,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30年代他创办了浙江大学生物系,50年代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他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编委会主任。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