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教委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外语教研室主任 俞唐
一、北京市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取得大步进展
近年来,北京市普教外语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课堂教学状况面貌一新,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1、教学观念的转变
⑴ 外语教学要着眼人的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以往的外语教学,偏重传授知识,以语法教学为主线,以老师讲授为主。这种语法翻译法教学在我国已延续多年。自原国家教委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新大纲和启用新教材以来,北京市中小学的外语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几年的努力,从单纯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这一转变已深入人心。在1993年修订的《北京市加强与改进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不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这项要求现在基本上得到了落实。我们已完成第一步教学观念的转变。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第二步外语教学观念的转变。这就是:从基础教育的大教育观出发,重新认识外语教学的任务,即不仅要教会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主动发展,如何做人,着眼于人的培养。
⑵ 外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有关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老师们逐渐认识到:
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要接触大量的异域文化。因此有利于了解他人,了解世界,有利于学会与人共同生活。
学习外语要训练学生的口头、笔头表达能力。有逻辑性是表达思想的基本能力,是沟通信息,与人交往的基本因素。
学习外语要掌握与母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和思维方法,在多元化社会中,理解和掌握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人合作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外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双向交互性活动,可以培养在共同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习外语要记忆大量的词汇和语言规则,要克服遗忘,要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起诸多方面的素质。普教开设外语课,并不是为了培养外语翻译专门人才,而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它是一门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实验:
⑴ 词-句-文双向教学法实验研究
1992年,针对高中课堂教学中处理重点词汇和语法时多是教师讲笔记、学生抄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现象,四中马淑冬老师首先使用词-句-文教学法。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解决了满堂灌现象,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较大的发挥。1996年我们又在初中成立词-句-文双向教学法研究课题组,列为市级九五教育科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
词-句-文教学法的含义是:所学重点词语来自课本,学生通过课文语境理解这些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通过模仿、套用教师提供的其他含有重点词语的句子,并在新的语境下使用这些词语,达到当堂初步掌握这些词语,能造出新句子,进而用这些词语先口头后笔头组织一篇短文。词-句-文教学法的核心是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坚持学生作为主体,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这项课题研究在初中进行两年多以来,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⑵ 分层次教学法实验研究
十一学校郝又明老师研究的分层次课堂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取得明显成效。十一学校的外语分层次教学是“保底不封顶,分层不分班”。保底不封顶,是指保住教学大纲规定这个底,这是最低要求;不封顶就是允许超过大纲要求。分层不分班是教学班不打乱,按不同层次授课。分层教学不是按考试成绩分班,而是学生自愿报名,愿意到哪个层次就到哪个层次,可以随时流动、调整。这种实验形成了有选择而无淘汰的局面,学生选择哪个层次,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从而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种分层次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是创造适合不同学生需要的教育,它强调的不是学生之间的盲目攀比,而是自己和自己比,强调个性发展,承认学生的差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感。十一学校的外语分层次教学集中体现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培养适合某种教育模式的学生”,引起外语教学界强烈反响。
⑶ 教材改革和教材实验
根据一纲多本的精神,北京编写了自己的初中英语教材。多年的教研工作使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有赖于教材的改革,编写思路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教材对教学会起到合理的导向作用。
北京版初中英语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体现教材对教学的导向作用;2)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3) 突出听力训练的地位;4)有利于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5) 重视异域文化的理解;6) 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这套教材的试教和使用过程中,我们主要强调的是转变教学观念,把握教材注重听力输入的特点,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教法,从而在老师头脑中树立起教学方法要为学生服务,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需要的思想,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中英语从1996年起在全国范围使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在高中新教材试教过程中,老师们明显的收获和体会是:一旦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就会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新旧教材、新旧教法和新旧观点进行分析、对比,较好地解决了“内容多、教不完”,“走过场、甩教材”的问题。经过两年多试教的经验和教训,老师们达到了共识:从教学观念的转变到教学方法的改变之间要有一个过程,在教材开始使用时就必须有能够体现现代教学观念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学行为,逐步把教师的不自觉行为变成自觉行为。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试教小组总结出对话课、阅读课、听力课、写作课四种课堂教学模式。
二、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开拓外语教学改革新局面
“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英语学科纲要已经获得批准,“纲要”为下个世纪的基础教育英语学科勾勒出一幅蓝图,为了实现这幅蓝图所描绘的目标,眼下我们的任务是打好基础,准备腾飞。
打好基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各学段外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小学开设外语课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通过聆听、模仿和朗读奠定语调、语音基础。通过朗读、观察和归纳奠定拼读基础,通过表演奠定记忆和表达基础。在小学三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英语测试应以口试和听力为主,笔试为辅,这一点已在最近下发的《北京市加强与改进小学英语教学的意见》中明确规定。
初中外语课学习应注意在小学的基础上发展理性学习和简单的系统学习。基本目标应是巩固辨音能力、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学习一定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基础知识;掌握推知语言规则的能力和自我修正的能力;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应强调全员达标,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现在实际达标率在90%~95%之间,虽然未达标学生比例不大,但要想让这一部分学生达标,并非易事。造成这一部分学生不能达标的原因,应从小学抓起。
高中外语课应在打好语音、语法、词汇基础知识和掌握语言规则,培养自我修正能力的基础上,侧重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技能)、双语转换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讲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了解。高中三年的教学中要处理好会考和高考两种不同性质考试的关系,并把握好相应的教学策略,合理把握考试对教学的指挥棒作用。
2.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
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已不多见。这充分反映出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是外语课堂教学的主流和基本局面。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不令人满意,有待提高。统计分析表明:
1)学生的被动参与和无效参与比率过高;2)一般校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学生无效参与的时间和人次都高于有效参与;3)重点校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和人次一般都高于无效参与;4)基础薄弱校学生的无效参与的时间和人次都大大超过有效参与;5)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深层次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集中在市、区重点校,集中在部分优秀教师的课上。
今后主要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深入了解、分析一般校和基础薄弱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律,发现、推广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质量的具体做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避免流于形式,避免课堂上“热热闹闹”,而教学目的没有落到实处的现象。
3.教学方法的改革力争有新的突破
李岚清副总理在百忙之中关注普教外语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从面临新世纪挑战的高度认识外语教学的重要性,要从教法改革上打开突破口,找到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最佳途径。从根本上解决“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顽症。词一句一文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目标教学实验,大信息量输入教学法、张思中教学法,三位一体教学法等都已取得重要突破和阶段性成果,这是我市外语教学改革百花齐放局面所产出的重要成果。我们还有无数的老师在默默无闻地工作,在努力地实践,他们中间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我们的教学改革要不断有所突破,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并走在全国的前列。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