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按照语言学习
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 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
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单纯是对 语言知识的积累
和使用,它还包括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因
此,英语教学 必须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不断
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掌握为交际 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
教学的质量。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因而 提
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
我校是一所新办学校,93年秋正式开班。由于种种原因,开办之初英语教
学状况堪忧。 95年中考综合指示 W值在全市排名十九(全市共21所中学),学
校在思索,教师在反思。为此,学校提出"向教改要质量,向教改 要效益"的
口号。基于这种认识,学校英语教研组响应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倡导,积极加入
了"初中英语阅读 实验"教学研究行列,于96年3月开始了阅读教学第一轮实
验。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假设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
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 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
写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理论背景
1、语言学研究成果
语言学研究结果证明:①人类有学习语言的能力;②人类学习语言有一定规
律可循,并且按照一定阶段发 展成熟;③人类学习语言有以下几条规律性原则:
第一是量变质变原则;第二是内因与外因的原则;第三是个 别差异原则;第四
是认知与情感机制渗透的原则。总之,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实践,需要多
方面的训练 。
2、"情感"学说
情感可以激发热情,而没有热情往往难以产生兴趣和动力。著名外语教学法
专家H.H.Stern说过, 情感对 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
更重要些。教学中,教师的热情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 情。学生的学习
热情高,可以产生学习语言的"内驱力";没有情感的投入,学生的良好学习潜
力和积极性就 难以开启。
3、教育心理学理论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
动。言语运动在阅读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即使在默读时,也往往伴随着言语运
动器官的潜在发音动作。因此,阅读是与言语运动器官的发音 动作相互联系的,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发音动作;
另一方面, 通过分析综合活动来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思。为顺利地进行这
种分析综合活动,要求学生事先具备一定条 件:①有一定词汇与语法技能;②
有相应生活经验与专业知识;③联系课文了解来龙去脉;④了解作品背景、 中
心思想。
三、实验方法
(一)实验周期
第一轮:初二下至初三上止,周期一年。
第二轮:初二下至初三下止,周期一年半。
(二)实验对象
1.第一轮实验:九四级4个平行班,初二(3)、初二(4 )为实验班,另外
两个班为对比班,实验时间从 1996年3月至1997年3月,历时一年。
2.第二轮实验:九五级7个平行班,初二(6)、初二(1)、初二(4)为实
验班,其它班为对比班。 时 间:1997年3月——1998年7月,历时一年半。
(三)实验变量
自变量:科学的外语阅读教学
因变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综合提高
相关变量:教师、学生、教学条件
班级学生均由招生范围正常入学,正常编班,均为平行班,实验中班级学生
不随意增减,保持人数稳定。 教师配备未作任何挑选,其工作量不变,教材均
采用JEFC教材及配套材料,未做任何增减。
(四)实验目的
1.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探索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
2.正确利用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扩大知识面。
3.有机渗透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理想、前途教育。
4.全面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形成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五)实验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依据,运用功能法教学原理,遵
循教育规律,保证该实验顺利 开展。
2.主体性原则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用各种教育教学措施,使学 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过程,让学生自主学
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有序性原则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由表层研究到深层探求的层 递性。
4.愉悦性原则
在实验中创设活动情景,以趣激学,寓教于乐,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
体会成功的愉快感,乐学、 勤学、会学。
5.自主性原则
本实验除教材中阅读材料以外,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即自我阅读、自我理
解、自我评价、自我质疑,以 提高自我阅读量。
(六)实验的基本措施和实施过程
我校英语阅读教学实验已进行了两个轮次。回顾近三年的实验历程,我们经
历了依据目标摸索起步阶段— —稳妥推进实验阶段——吐故纳新形成特点总结
阶段。
1.按照市、县两级阅读教学实施方案,强化了对该项实验的组织管理。学校
成立了实验领导小组、专家指 导小组和课题实施小组。按实验的原则确定了每
个轮次的实验班和对比班。
2.依据实验方案制定了两个轮次实验操作方案和实验管理制度、实验教师目
标管理考评方案以及实验教师 授课评价标准。
3.结合英语阅读教学,切实有效地进行了8个专项研究, 以期专项突破,
整体优化。
(1)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
(2)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
(3)英语阅读教学与防止分化
(4)英语限时阅读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5)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6)英语阅读活动课探索
(7)英语阅读测试的探索与实践
(8)英语阅读捕捉文章中心的一般方法
四、实验效果的基本估价
1.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大胆改革,初步形成了"导入激趣、情植
氛围、读中求知、练中强化" 的教学思路。
2.改变了传统的整体教学阅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形成了颇具特
色的"快四"、"慢三"课堂 教学模式。它符合"三主"教学原则,教学过程
简单,可操作性强。
"快四"即:①教师导入新课快。传统的整体教学, 教师总要花5~10分
钟时间对要阅读的材料进行整体 概述,学生对文章中作者的一些观点或中心大
意不是通过自己阅读思考获得的,而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是被 动接受的,这
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实验中,我们或创设情境,或利用插图,或
通过对话,刺激 学生的阅读欲望,用简明扼要的几句话,迅速导入新课;②学
生浏览全文快。为了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教师对 每一篇要阅读的文章,都限定
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全文,然后回答问题。学生在阅读过
程中,难免会遇到生词,但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他们查字典,他们只得根据
上下文来猜测生词的含义。这 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仅阅读速度加快了,而且根
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也提高了;③回答问题快。在学生快速扫 读完阅读材料后
老师常给出一些"Yes/No"问题,要求学生快速回答, 以加深对所读文章的印
象和理解。这 些问题都浅显易答。因此,我们常把这些问题留给基础差的同学,
以增进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 ;④复述文章快。在学生精读和老
师精讲之后,我们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复述文章大意,以此锻炼学生的记 忆
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分层要求,分段掌握,鼓励他们人人开口。
"慢三"即:①学生精读文章速度稍慢。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后的不同要求或
题目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文章 。 通过阅读要让学生明白who,when,what,why,
how等问题,这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②老师精讲节奏稍慢 。对于学生的疑难
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应向学生交待清楚,直到学生弄懂为止,不要急于求成。
文章中出 现的新知识要教会给学生,不要一带而过。精讲是对文章中出现的新
知识或有助于理解文章的词、句精讲,但 不做过多的语法分析;③学生回答难
题时间稍慢。阅读理解题,总有一两道题是要经过仔细琢磨、推敲才能得 出答
案的。做题时,教师要求学生不要急于答题,应仔细、全面思考后再确定答案,
养成独立思考、认真答题 的习惯。
"快四"、"慢三"课堂模式,不仅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一直保持着盎然的
学习兴趣,而且从不同侧面培 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有助于学生阅读能
力的提高。
3.在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上做文章,形成了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阅读教学实验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学生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直观牵引法: 用实物、图片、教具、道具、
幻灯等作用于学生感官,让学生产生形象化的认识。(2) 情景陶冶法:教师授
课加强导语设计,投放趣味因子, 创设教学情景,用音乐、表演等酿造氛围,
让学生在轻 松愉快中接受英语信息。(3)逆向培植法:据学情调查资料, 在班
级中把学生按兴趣强弱搭配编入各学习兴 趣小组。(4)活动强化法:开展丰富
多彩的英语活动,如英语读书角、猜谜、小品表演、竞赛,让学生身临其 境,
潜移默化,增强参与意识。
4.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上下功夫,总结出了"学习习惯梯度训练五
法",归纳出了"英语阅读习惯细 目十条例"。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行为倾向。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学生可
以受益终生,它既能使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实现行为控制,保持智力活动的恒常
性,又能补偿智力本身的不足。在三年的英语阅读教学实验中 ,实验教师不断
摸索、实践、总结,形成了学习习惯梯度训练的五个层次:①形成共识:提高认
识,明确重要 性;②典型垂范:教师现身示范,学生榜样激励,本人自纠、自
查;③方法指导:开设学习习惯专项指导课; ④行为训练:分周分月提出具体
要求,强化训练,渗透于课内课外,变不自觉行为为自觉行为;⑤考核评比: 采
用"四诊法",即"望"——注重平时对学生习惯的观察;"闻"——听其他老
师或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后的 反应;"问"——找学生了解、询问;"切"——
认真总结,对症下药,适时矫正。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英语阅 读学生学习"习惯
细目"10条:①"善听"习惯:听录音磁带,听英语广播;②"勤说"习惯:
课内外、师生 间尽量用英语交谈;③"常读"习惯:经常阅读简易英语读物,
进行限时阅读训练;④"乐背"习惯:积累词 汇、语汇,培养语感;⑤"好写"
习惯:让学生多写单词,多抄句子,用英语写日记,写短小文章,办英语小 报,
做笔记等;⑥“质疑问难”习惯;⑦及时复习习惯;⑧查阅工具书习惯;⑨作业
日清周洁习惯;⑩讨论、 发言习惯。
5.在快速阅读上花气力,形成快速阅读的"六条法则"和提炼中心句的基本
方法。
六条法则是:①树立正确的阅读观(书读百遍意自通);②养成良好的速读
习惯;③掌握整体阅读一般方 法;④排除阻碍速读提高的诸因素(逆行运动、
间距运动、声音化等);⑤提高速读技巧的训练;⑥提高阅读 理解力的途径。
提炼中心句的一般规律是(口诀):读英文心眼明,找中心最要紧,理关系
再确定,总领概括在句首,承 上启下在句中,归纳概括在句末,强调或首或尾
要斟酌。
6.致力防分化,探索出了转化"差生"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三年来,在"差生"的成因及转化教育研究中,形成了以下几项特色工作:
①堵塞分化源;②个别教育; ③心理辅导;④分层教学;⑤引进激励机制等。
7.在实验效果的检测手段、方式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且日趋科学化、规范
化。
(1)阅读速度=阅读单词总量(W)÷所用时间(M)
(2)阅读效率=阅读速度×理解率
理解量
(3)阅读理解率=──────×100%
阅读总量
8.实验班成绩明显优于对比班(如下表统计):
第一轮实验成绩一览表
实验前 终结测试
班级 平均 平均阅 阅读 平均 平均阅 阅读
理解率 读速度 效率 理解率 读速度 效率 实 三(3) 32% 36W/M 11.5 75%
53W/M 39.75 验 班 三(4) 34% 37W/M 12.58 78%61W/M 47.58 对 三(2) 31.5%
34W/M 10.71 49% 46W/M 22.54 比 班 三(1) 30%29W/M 8.7 41% 38W/M 15.58
班级 中考W值A卷 实 三(3) 89 验 班 三(4) 88.7 对 三(2) 78 比 班 三
(1) 71
第二轮实验成绩一览表
实验前 终结测试
班级 平均 平均阅 阅读 平均 平均阅 阅读
理解率 读速度 效率 理解率 读速度 效率 实 三(1) 42% 41W/M 17.22 76%
54W/M 41.04 验 三(4) 45% 44W/M 19.8 77%56W/M 43.12 班 三(6) 47% 42W/M
19.74 78.6% 61W/M 47.94 对 三(2) 41% 38W/M15.58 52% 41W/M 21.32 比 三
(5) 44% 41W/M 18.04 53% 43W/M 22.79 班 三(3)43% 42W/M 18.06 53.6% 45W/M
24.28
三(7) 39.6% 39W/M 15.44 50.5% 42W/M 21.21
班级 中考W值 实 三(1) 83.1 验 三(4) 89.6 班 三(6) 83.8 对 三(2)
79.9 比 三(5) 81.2 班 三(3) 80.9
三(7) 78.1
近三年中考英语成绩在全市排名情况
实验前 实 验 后 95年中考 96年中考 97年中考 98年中考
第19名 第6名 第5名 第4名
五、问题与展望
由于我们理论水平有限,在实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1.对管理体系和实验机制的完善有待进一步探讨;
2.对情感领域还未能作更深层次的挖掘,缺少理性研究;
3.实验的评估及教学模式的构造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4.对实验的经验与成果总结不够,宣传不力。
我们诚恳地期待教育学专家和英语同行们批评指教。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在
过去三年实验经验与教训的基 础上,以更扎实的工作,为英语阅读实验这朵鲜
花的盛开奉献一片绿叶。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