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审美体验的超语言性,其意义决非是消极的,减损的,而是有着更大的创造性价值。“艺术来自于体验,并且就是体验的表现,……一部艺术作品就是对体验的移植”。[(27)]“不著一字”的目的是为了“尽得风流”,“惜墨如金”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诗人的审美体验,好的诗作,其意义决不止于文字表层,而是“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28)]具有无限广阔的体验余地。通过很少的文字,使读者进入一个物我不分的境界,“思入杳冥,则无我无物,诗之造玄矣哉!”[(29)]这才是诗之极致。王夫之诗歌之“势”说:“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四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30)]这里有力地说明了诗人审美体验的极大创造性,崔颢的这首五绝《长干行》,论文字来说只有二十个字,再简省不过了,但它作为诗人审美体验的符号化表征,所蕴含的内容却是十分丰富的,具有相当大的审美创造价值。
艺术是审美体验的产物。诗乃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诗人的审美体验的。作为语言文字的意义是普遍性的。诗作产生以后又要诉诸于欣赏者的审美体验。好的诗作之所以可以流传而不朽,就是它凝结了人类某些共同的情感体验。作为诗人个人来说,他在创作中所兴发的审美体验,应该是个体化的,否则就不具有创造的价值;但它同时又是普遍可传达的,表达人们的某些共同情感历程,方能具有文学史的接受可能。本文从审美体验的角度来洞照古代诗学的一些内容,并将它们与禅的宗教体验联系了起来,找到其契合点。要说的话还有许多,非本文篇幅所可担荷,于是焉“雪夜访戴,兴尽而返”了。如此“不全不粹”,倘能得到批评,将问题引向深入,倒不妨说是“因病而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④(23)(27)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中译本94、95、99、100、10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见《东坡集》卷十六。
③《石涛画语录·山川章》。
⑤W·克拉克《宗教心理学》中译本17页。
⑥卢卡契《审美特性》,转引自胡经之《文艺美学》75页。
⑦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⑧陆机《文赋》。
⑨宗炳《画山水序》。
(10)《自序》,转引自《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3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1)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12)严羽《答出继叔临安昊景仙书》,见《沧浪诗话校释》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3)吴可《藏海诗话》。见《历代诗话续编》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
(14)《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见《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
(15)(24)《传心传要》,出处同上。
(16)铃木大拙《通向禅学之路》,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7)《诗颂》。
(18)均见《五灯会元》卷四。
(19)(20)(21)《石林诗话》卷上、卷中、卷下。
(22)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
(25)玄觉禅师《禅宗永嘉集》。
(26)《黄 断际禅师宛陵录》,见《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
(28)(29)谢榛《四溟诗话》卷三。
(30)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