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一中 薛峰
2004年《考试说明》依然有“扩展语句”这项要求,2000年全国高考第27题首次考查了“扩展语句”,其后两三年全国卷没有考这项内容,但北京卷考过。其实,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方式是轮番出现的,这次考试出了这种形式,以后没有出现,但也不能保证以后就不会出现这种命题形式。因此,我们作为备考而言,理应做到万无一失。
“扩展语句”相比于其它的表达形式,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压缩语句等而言,在难度上要大一些,因为扩展语句在一定程度上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要想得高实不易,需具有较高的语言功底。但凡是一种题型就有一种题型的做题技巧,如果方法不得当,胡子眉毛一把抓,即使你有较高的语言功底,也很难获得高分的。下面,就我个人在教学上的体会略微谈几点解题方法,也可以称之为技巧的东西。
“扩展语句”就题型而言,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定一个或几个词语,按要求扩展成一段语句。如:
例1.请以“窗”为中心,分别写两段话,第一段描绘一个场景,第二段表现某种哲理。每段不少于40字。(2004年春招第25题)
例2.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成语,且不少于40字。(2003年北京高考题25题)
道理 身影 足迹
二是给定一段话,把中间或结尾空缺的部分,补全。如:
例3.以下面给出的文字开头,以“路”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每段续写不少于50字)(2002年北京高考25题 )
①北京的平直而宽阔---------------------------------------------------------------------------------
-----------------------------------------------------------------------------------------------------------------------------------------------------------------------------------------------------------------------------------------------------------------------------------------。
②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
-------------------------------------------------------------------------------------------------------------------------------------------------------------------------------------------------------------------------------------------------------------------------------------------。
例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完整。
北方的雨,下得豪爽 酣畅 干脆;南方的雨,下得------- 、---------、----------、 ------------。北方的雨,使人想起黄钟大吕,金戈铁马;南方的雨,使人想起--------、 ---------、---------、-------。我常想,莫非在“秦时明月汉时关”时,这北方的雨与南方的雨就已经泾渭分明,性格鲜明了吗?
对于第一类而言,难度要更大一点,你不能只是把给定的词语用到或串联起来就完全了任务了。其实,这样做得分率是很低的,要想到高分,还应做到两点:一是在运用给定的词语的时候,尽量用到修辞手法,把这些修辞手法化用到你的语言中,使语言活起来,不干巴、呆板。二是在表达的时候,尽量要表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主题,虽然题目不一定有对主题方面的要求,但也一定不能少,如果你写的没有主题或主题模糊,让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想你会有较高的分数吗?
对于第二类而言,做题是的难度降低了,但审题的难度要大了,关键是要确定给定语句间的关系。然后,我们根据给定的语句关系来确定我们应如何组织语言。如例4,我们从语意关系中知道要求我们填写与北方的雨相反的关系。
再如依据所给文字的内容,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
王老先生爱花,尤其爱荷花,爱菊花,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若其人”,以我之见,所爱之花也若其人吧。
①-------------------------------------------------------------------------------------------------------------
------------------------。
②-------------------------------------------------------------------------------------------------------------
------------------------。
我们从语意关系中可知荷花和菊花是并列的关系,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注意到这一点就不容易答偏了。
作者邮箱: QQ3456789@16388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