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PROJECT的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了自《英语课程标准》出台以来在二个多月来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在自身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新的尝试和创新,并应用于各种教学实例中,努力创设高中学生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与英语小组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寻找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方式; 英语小组活动
今年九月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全面推行英语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与国际接轨的课程标准,与西方非英语为母语国家的英语教学水准同步。从今,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准将有全国统一的一条龙评估方法,其英语能力分为9等。其实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任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摘自《英语课程标准》)
随着英语新课标在全国的推行,教改工作的热烈开展,作为前线的英语工作者来说我们更是深刻地体会到“创设新课堂”迫切性。过去中小学生学英语一般都是当作知识和技能来学,以应试为目的,这样学生常常会有学了多年还听不懂老外说话,看不懂原版书的尴尬,往往会有劲使不上来用的挫败感。老师也不例外,一心围绕着考试这个指挥棒转,对学生也只是作知识性的传授。但如今“新课标”它跳离了原来的古板的教育理念,强调更多的是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要求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交际能力、增加文化积累,同时保持自信的学习态度。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下,它要求学生和老师都要更正原有的观念,要把学英语不仅仅看作是一种知识和技能,而老师呢,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包括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英语是乐趣而非痛苦。这时旧有的为“你讲我记、你教我学”的单一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合现今的发展,所以如何寻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途径这个问题也就摆在我们的面前。
经过笔者这二个多月来的实际教学实践,尝试探讨出一条新的模式,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与英语小组活动有机的结合,具体表现在进行牛津英语教材中的PROJECT部分的教学活动。《新课标》提倡教师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任务型学习活动,著名英国学者Andrew Littlejohn作了以下解释:任务型学习活动"是一种以完成任务(即目标为导向“goal-oriented")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使用语言(use language to achievea real outcome)。就是说,学生要使用他们掌握的所有外语知识和一切手段进行交流,以达到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目的。而Project它本身是一种开放性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协作,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他们选定的课题。它包括了两部分:A、B。A部分是阅读材料,主要是为B部分作热身运动----提供范例或是引发课题内容。B部分就是PROJECT本身。这一模块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与新课标的要求可谓是不谋而合。
到底该如何进行PROJECT课才能真正达到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除了刚才所说的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外,更重要的是组织有效的英语小组活动。
根据布朗(Brown ,1994)所述,group work is a generic term covering a multiplicity of techniques in which two or more students are assigned a task that involves collaboration and self-initiated language. 布朗还认为一般的小组活动为两人 (pair work)以上,6人以下为宜。笔者个人实践中主要是分成四人一小组,其中让他们民主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完成各项任务。在分组时,还要尽量将英语成绩好与差的学生安排到同一小组,避免产生成绩好的同学自成一组,成绩差的同学没人要的情况,而课堂课后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一个小组为单元。到底一个英语小组活动有什么作用,对于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又有什么帮助?
1、产生交互性的(interactive)语言实践。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往往人为地创设情景,组织所谓的交流或交互,其实是单向的,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问,学生答,谈不上是交互的。而小组活动时,每个个体均为一个独立的角色,他们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反馈,想答(问)什么,就答(问)什么,怎么说,补充说什么等其他形式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只有长期坚持训练,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自觉实践,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交互-交际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不同情感体验。为了小组的任务,就要尽力地激发每个成员积极性,分工合作,因PROJECT里的不同步骤里,对于任务的完成有不同难易程度之分,一个小组里成员本身水平各异,所以分配工作时,组长都会注意将容易的完成的部分交给水平差的学生,发挥他们的参与性,以免他们因为工作太难,既产生畏难情绪又完成不了工作,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最终使得合作成为一纸空谈。如果能注意到这个问题,使得任务里的各项工作各得其所,成绩好的学生尽情的发挥其才情和能力,成绩差一点的水平也能找到小组中自已的位置,对于一个任务的最终完成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我们班里有60多名学生,在这样的班级里就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各种性格类型、各种学习风格的学生。有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怕在公众场合发言,而小组活动为那些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至少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不至于直接暴露学生自身认为个体的不足,如语音语调、内容表达、或非专业上的如声音的洪亮程度、表达的流利程度、站立的姿势等而受到约束和感到不安。同伴之间有一种安全感,或许还可以从小组中得到某些帮助安慰,建立自信,从而更好地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我们要明白,只有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才会在认知上产生需要。否则,学生不会主动学习和认知,不会主动参与任务的完成,达成目标,从而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更好投入新的学习。
4、提高其学习自觉性和责任感。在任务型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培养他们对人对事对学习的责任感。一直以来有些学生存在着学习的懒惰性,做作业抄答案,课堂的教学活动内容似乎与他关系不大,许多时间至少在某一操练环节上的思维处于松懈状态,在这种情况他们根本没法跟着上老师的步骤。而小组活动则能够让他们融于其中,不管小组里有多少个人那么他都将会是主角,将会受到重视,其自觉性就会有所提高,责任感也随之增强,必然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思考,完成任务。
现附一教学实例以便让大家能够更加了解任务型教学与小组活动的结合的教学模式。以UNIT1为例,project starting a new school club.其要求就是要学生为他们既将要开办的school club设计一个海报。
一、老师将学生按成绩高低结合的方式分成每四人一个小组,挑选出小组长负责统筹。
二、在课堂上老师让他们四人坐在一起,给出15分钟的时间去讨论如果他们有机会创设一个school club,他们将会选择开设哪一个主题的俱乐部。尽量让每个同学都表达他个人的意见,达成统一的决定,如果有不同意见的话,他们将会投票选择,得票率高者获胜,输的同学不得有异议。而后由小组长将最终统一决定上交给老师,作为记录。其中有小组是做运动俱乐部,有小组是自行车俱乐部,有小组是英语俱乐部,电脑俱乐部等各式各样的俱乐部,让你为他们的想象力和兴趣的广泛性所佩服.
三、由小组长进行分工,根据本组同学的能力高低和不同的特长分配不同的任务,因为作为同学他必定知道哪些同学的具有哪些方面的特长,这样既能让能力低的同学乐于参与,发挥其积极性,也能让能力高的同学张扬其个性,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展示其才华。那么在这个PROJECT里,可以让擅长画画和字体清秀的同学负责海报的制作,然后让另两个同学负责搜索有关俱乐部的所有信息,假如是做运动的主题,可以找有关于各种运动的内容,如奥运会,足球等等,还可以找一些图片来增加海报的可看性和丰富性。
四、确定好各自的任务,给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完成海报,让他们尽量利用课外和课后的时间去做准备。
五、一个星期后,在课堂上要求各小组派成员上来展示他们的作品,用3分钟的时候推广他们所建的俱乐部,吸引人们的参与。得分的高低取决于两点:海报的吸引性和参加该俱乐部的人数。在此课后老师安排学生让他们把作品贴在教室的四周,让同学进行观看,进行评选哪个海报最为吸引,哪个俱乐部让你最想参加,让他们在海报旁的签名册上写上名字,本小组成员的签名不算数。由科代表进行统计。
六、老师根据科代表的数据,给各小组打分,同时为优秀的作品进行表彰。
以上所述只是一种新的尝试,它必然还存在不少的缺点,但笔者认为英语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活动是实现英语任务型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的有效途径。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