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用英语授课,完全抛弃汉语
高中英语教学提倡用英语口语授课,有一定的好处。它一方面能创造英语氛围,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口语也得到了保持和提高。但这并非要求英语课必须用英语授课,完全抛弃汉语,如:英语中的分词,虚拟,倒装不定式,名词性从句的讲解,需讲清句子结构,用汉语解释,学生听起来简单明了;若用英语解释,学生听起来会感到非常吃力,反而弄巧成拙。因此,教师可用英语口语组织教学,使大部分学生能接受,再就是尽量用学过的英语来教英语,不要用蹩脚的英语来解释语法现象。
误区二:单词、词组讲得面面俱到,例句多多益善
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教师讲解时,恐怕漏掉词意,于是把一个词的许多用法都逐条罗列出来,再配上例子,以为这样学生能听懂,其实不然。英语的词汇讲解要突出重点,又要把词的基本含义讲清;然后培养学生在文章中识别词义的能力。另外,教师在讲解词时,举例是必要的,要尽量举一些浅显易懂,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例子。这样学生不会因学词而头昏脑胀。
误区三:重视语言交际功能,语法可以不讲或少讲
当前的英语教学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交际功能,听说放在重要地位。但并非多说、多听、多背、多练,就能学好英语。英语的另二种功能就是读、写,这就需要学习者掌握外语的语法结构,语法功能。中国的学生不掌握好语法,就会出现汉语式英语,更不用说自己写作、阅读了。
误区四:课文、对话背得越熟,越多越好
背诵无疑是提高英语的一个重要方法。记得多,学生会积累一些知识,更好地运用语言,培养动口、动脑的能力。但我认为,英语的对话、课文的背诵要适度,要有重点。教师选材要注意,让学生背一些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重点谚语。这样,学生能有意识地去识记,模仿。
误区五:向课上四十五钟要“效益”,满堂灌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一方面应全面、系统、有重点地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生也应在四十五分钟内接受知识,学会知识,学会应用,当堂巩固。有些教师课上以“我”为中心,填鸭式地讲,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记,没有活动的时间,造成教学的失败。
误区六:精讲精练,就是少讲少练
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堂上要精讲知识点,巩固练习题要有代表性,不要搞题海战术。有些教师课堂上讲得拖泥带水,含糊其词,重、难点不突出,甚至漏掉知识点;有的教师以为精讲就是少讲,把时间过多地给了学生,而学生又不能得到教师的点拨;练习题练得过于少,学生学得不到位,脑子空空如也,所以教师平日教学时,要克服这一点。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