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作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于2002年秋起,《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通过有关程序最后被选定为我市初中英语课改实验教材。经过一年的实验,我们对该套教材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现将有关教材及其使用的一些情况作个简要介绍,以便交流研讨。
一、 教材有特色
由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和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合编的《新目标英语》Go For It!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以全新的面孔与我们见面了。Go For It! 无论其在倡导和鼓励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念方面,还是在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中,都能巧妙地将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融为一体,更是形成了科学的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
该套教材共5册,系列配套。每册都配有学生用书 (Students’ Book), 教师用书 (Teachers’ Edition), 练习册 (Work Book) 评价手册 (Test and Games Package), 教学挂图 (Wall Charts), 听力录音带 (Audio Cassette)。 初一学习第一和第二册, 初二学习第三和第四册,初三学习第五册。
学生用书的每个单元有6页,其中包括Section A、 Section B 和Self Check。Section A 为目标句型提供分步示例和指导性练习;Section B 使学生能够对已经学过的目标句型运用自如;Self Check 使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明确的认识。
教师用书提供了每单元的教学策略和练习册的参考答案。
Go For It! 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图文并茂。翻开课本,你都能够在每一页上看到一幅副充满情趣,幽默生动的画面,令你眼睛一亮。它不仅版面设计充满新意,而且在内容和结构方面更富有创意 更具时代感,更有现代气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一拿到课本后都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翻阅。
(二)实用性强。每个单元的选材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紧地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如第一册的十四个话题:认识新朋友、教室里的物品、家庭成员、食品、购物、电影、参加社团、生活习惯、学习科目、国家与语言。第二册的十二个话题:邻居、动物、足球、职业、周末活动、音乐、人物性格与外貌、天气、节日、度假与休闲、流行文化、规章制度与日常生活。由于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所以学生容易接受,学习热情自然也高。使教学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注重交际。针对中国学生学英语普遍存在的“聋哑病”,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听说读写材料。每个单元都有语言活动,且内容不同,形式多样,学生对这些活动充满兴趣,所以大家都能情绪高昂地参加pair work, group work, games等活动。学生们充满了自信,开心地练习说英语,教室里常常充满了欢歌笑语。同学们都喜欢上英语课,他们能为学以致用而感到兴奋,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语言的快乐。
(四)词汇量大。第一册有词汇700个左右,第二册约450个,第三册约450个,第四册约400个, 第五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这一点正好达到《英语课程标准》5级的要求。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也要求学生必须采取有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这时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指导。
二、对教师要求高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取“任务型”教学途径。Go For It! 的美方主编David Nunan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他曾经两次来中山作学术报告和课堂教学指导。Go For It! 为教师提供了每单元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Go For It! 要求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和行为。“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的学习观,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课堂上,语言教学主要是以单词的背记、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反复讲解和强化训练为重点;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字斟句酌,惟恐“超纲“,产生所谓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教学方式千篇一律,教学步骤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惟恐有所偏差;课堂教师“唱独角”,“我讲你听”,“我说你记”,课后抄抄写写,“题海战术”; 平时大测小测,大考小考模拟考,惟恐考试的客观程度不高,针对性不强。
Go For It! 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不仅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为重点,而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取舍灵活开放, 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出发,任何教学内容的调整或取舍,任何教学步骤的安排都是可行的。“I sometimes go to the last to do the group work first…It depends on the teachers’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actual language ability…”(David Nunan);提倡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学生、教师本身和环境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注意多渠道开发教学资源。 “Don’t use just the textbook. Anything in real life that connect and appropriate to the lesson can be used as teaching resources.”(David Nunan);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教学进度整体把握,教学形式不拘一格;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课后访谈调查,读写扎记,重视语言运用;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激励进步。
三、探究式的新学法
Go For It! 在要求教师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Go For It!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Go For It! 每个单元都有pair work, group work 和games。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交谈,互相讨论,互相切磋,实现生生互动是Go For It! 的最基本的活动。它使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出错。非常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种“畅所欲言”、“言之有物”的难得机会。促使学生启用更多的思维方法,拓展更大的思维空间,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培养更强的思维能力。
在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的交谈权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尊重,即充满了温情和友爱,又体现了互动与竞赛。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大家合作学习,学习就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只有采取了有效的教与学行为,才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