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究竞“要”什么
师:下雨的时候有很多雨点。在窗前,你们数过有多少雨点吗?
生1:数过,有一千多。
师:谁还来说?
生2:有几千。
生3:有一万多。
生4:有十万多。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说法?
(学生面面相觑,有点茫然。他们或许在想:都说十万了,怎么还不对呢?再大的数应该是什么呢?终于,又有一个孩子举起了手。)
生:有一亿。
师:我们在看下雨的时候,这个雨点落下,还来不及去数,又有很多雨点落下来了,能数得清吗?看看课文中用了哪个词?
生:数不清。
这个问题,引来的是学生不知所措,听课教师哄堂大笑,授课老师冷汗涔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场面呢?
首先,教师的问题的指向“误导”学生。教师问学生是否数过有多少雨点,而尚未建立起“概数”概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自然就会指向具体的数字。如果问题变换成:“大家一定见过下雨的情景,谁愿意来描述一下?”教师在学生描述的时候相机点拨,“数不清”一词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其次,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不足。教师如果善于发现问题,很快做出判断并有效调控,也能避免尴尬。在第二个孩子回答出具体数字之后,教师就应该意识到自己提问方式有问题,但此时该教师尚未有任何反应;当第四个孩子回答完毕,听课教师发出轻微笑声后,该教师意识到了学生的思维都局限在“具体数字”这个“点”上,他希望有所突破,设置了一问:“还有没有不同的说法?”但孩子们显然没有理解教师这一问的意图,他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轨道上,所以他们很茫然,不知道教师“要”的答案是什么。如果教师此时引导学生读书,在书中去找答案,难题就不攻自破了。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