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计划的制定的简要说明
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2004-5-2 阅读次数:1416
一、教育科研计划的涵义。教育科研计划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有了教育科研计划,课题研究如何进行就有了基本思路,这样的教育科研计划也称为“开题论证报告”。
二、教育科研计划的基本结构。(1)课题的界定与表述;(2)研究的目的、意义;(3)研究内容的具体化表述;(4)研究的方法、途径;(5)研究对象和范围;(6)进展的步骤(阶段任务、目标)、进度;(7)成果的形式;(8)课题组成员分工;(9)经费预算。
三、计划制定的步骤和方法。
(一)课题的明确表述:课题名称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有的学者建议,研究者在课题名称中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初一代数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初一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初一代数教学的自学程序教学法,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
(二)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背景:首先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的。其次要阐述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阐述这部分内容时,要认真仔细地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做过哪些研究及其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三)研究范围和内容:研究范围的限定包括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对象总体范围的界定、关于研究对象的一些模糊概念的界定、课题中涉及的关键概念的界定等。研究内容必须准确体现研究课题,应该防止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等现象。
(四)研究方法: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很多,在研究中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并充分注意到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兼顾。
(五)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如果是总体研究要对总体范围有具体说明;如果是抽样研究要说明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
(六)研究程序:即设计研究实施的步骤、时间规划,研究者可以按计划督促自己,课题管理者也可依据它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与管理。
(七)成果形式:即最后的研究结论、成果用什么形式来表现,例如研究报告、论文、专著、教材、手册等。
(八)研究组成员:将课题研究组负责人、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写出,以增强课题研究组责任感,以利于计划的落实。
(九)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进行经费预算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认真计划,不仅要有具体数目,还要写清用途。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