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主动的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突出“以学为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发展自身的主体性。
在教学《黄山奇松》中,我把读贯穿于课堂始终, 紧紧扣住奇松“奇”字 ,让学生在自主式的读书活动中,通过感知— 理解—内化,进行了语言和情感的多项交流,重点感悟黄山奇松的奇美。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奇松之一的章节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领会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实现了从“老师要我读 ”到“我喜欢读”的转变。
其次,我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创造因素,让学生查找优美形象的画面,并且独具匠心地创设了说话训练的情境,让学生当导游给画面配音,给游客解说,开展创造性的想象活动。 当黄山三大奇松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身临其境,立刻进入了角色 。你看,他们驰骋于丰富多采、妙趣横生的想象中,表现着独见、创见,品尝着创造的乐趣。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产生了内心的视像,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启动了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挖掘。
再次,结合练习册上的题目进行迁移训练。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总写黄山奇松,请同学想象其中一棵松树的样子(如黑虎松),再仿照课文描写迎客松和送客松的写法,具体描述一下这棵松树。这样的设计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这正是课程改革力求表现的。充分提供语言的材料,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最后,我让学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查看学过的教材中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吁人类保护自然、爱护生物的文章,如《沙漠的绿洲》《特殊的葬礼》《鸟语》《九寨沟》《珍珠鸟》,《九色鹿》这些文质皆美的文章,把学生引入了大自然的美景。在教学这一类的课文,要让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漫步其中,享受自然赐予人类的新鲜的空气,芬芳的花香,悦耳的鸟鸣……条件还不够成熟的,可以通过图片、文字,上网一睹自然的风采,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这堂课,由于精心设计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有意识地开发主体、发展主体,并为主体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师生间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 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 ,所以,在课堂上,学生真正地学了起来,主动地学起来,创造地学起来。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