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崇仁小学 张世明
课堂上,学生免不了要向老师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想,作为教师千万不要急于作答,最好先把问题让给其他学生回答。
一、先让学生回答,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在质疑——探疑——释疑这一过程中,教师遵循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就是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先让学生回答,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使其积极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不断得到自主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二、先让学生回答,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大凡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他们总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获得师生的赞赏。特别是面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热情更高,兴趣更浓,勇气更大,更想在“危难时刻一显身手”。即使失败了,对他们来讲,也无关紧要,因为这不过是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已,况且不懂的并非他一人。.作为挑战,本身就意味着成功,也意味着失败,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你敢不敢迎难而上。
三、先让学生回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一个学生提出问题,也许正是其他一部分或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这些问题提出来之后,通过大家的积极探讨,使疑问化解,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这种方式,比起教师直接说出来印象要深刻得多,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愉快,教师轻松。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在期末复习时,效果尤为明显。
四、先让学生回答,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品质的培养
疑问有难易,一题有多解,见解各千秋,这都需要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长期坚持先让学生回答,使学生有疑必问,有疑必思,有疑必答,这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磨练学生锲而不舍的学习意志和毅力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将受益匪浅。
五、先让学生回答,有利于民主、和谐、团结的学风的形成
一人有“难”大家帮,帮了别人也帮了自己,师生地位平等,学习民主,关系和谐,学生思维的翅膀张得开,想象才具有创造性。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尽管“科学有险阻”,但是,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苦战能过关”。在这个集体里,大家可自由发言,可民主协商,可激烈争论……直到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久而久之,在教师的指导下,便会形成一种民主和谐、团结进取的学风。而良好的学风,又会自发地促进每一个学生勤学好问、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不断收获。正如美国心里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先让给其他学生回答,则大部分学生即可“进”也。当然,对于某些特别难的问题,学生一时又无法回答时,教师应及时安排学生讨论,或点拨提示,或教师出面解困,以免因问题“难”住学生,而使其积极性受挫、兴趣丧失。
(原载北京《现代教育报》2002年3月20日)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