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准备性价值,完全相通于我们主张的素质教育宗旨。因为素质是人的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的特征,如全面性、基本性、主体性、显示性与潜隐性、发展性与相对稳定性等,都可以归结为准备性,而不是具体局限的终结性和完成性。 因此,可以说素质教育就是准备性教育,以素质为目标的教学就是准备性教学。但局限性的“双基”教学理念,迷失了素质的目标。 一、很有必要提及“双基”教学的局限性及其对教学准备性的双重阻碍。 传统的“双基”教学,的确是种准备性教学,它准备了个人未来发展必须的、最低限度的知识技能基础。但我们常常把这种基础的价值和功能扩大化,并由此导致记忆教学论的诸多不败法则。 实际上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不败法则越来越显被动,它所营造的以掌握而不是发展为目标的准备性,已经越来越不足以适应,所以才有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等理念的建构。 “双基”的局限性在于:一方面学生们以极大的精力和体力掌握着大量的却未必有现代准备性意义的知识技能,同时丢失了开阔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主体自觉自主的选择性,它们尽管能帮助学生应付考试,但是却迫使学生以牺牲或失落可持续发展为代价。另一方面,恰恰由于这种局限、这种保守、这种枯燥、这种无聊,潜隐地制造了学生厌学、逆反等不良品格。教学的准备性失落因此可以说是双重性失落。 二、人的基本品质,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基”,它是在人的自然化和社会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教学中,它又是以“双基”为基础的,是能充分体现教学准备性价值的“基”。 由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为基础教育中的教学提出“三基”教学理念,并把它们依照目标着眼点的主从关系调整为:1.基本品质;2.基础知识;3.基本技能。 这样调整,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也可以帮助我们把基础教育中教学的准备性落实到提高人的素质上来。我们多年来在教学问题上执着于一种描述过程的命题:在传授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这个命题诚然是严格的,但它却导致了以“双基”为主,以“发展”为辅的目标偏失。如果换一个角度,如果从“三基”教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准备性价值来判断,不妨把上述命题调整为:着眼于学生的基本智力素质和相应的情意素质,使他们能动地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 这样调整并不影响原先的“双基”教学价值,但可以在我们提出的“三基”教学中,引导以素质、发展为主,“双基”为辅的新的目标着眼点,找回迷失的素质教育。 三、国际教育组织在对普通教育内容提供框架式规定时,其课程目标十分关注人的基本品质,而对我们思维定势里的“双基”则少有明确规定。 譬如,有关自然科学教育目标,尽管首先规定了理科方面的基础培训,但目标却是基本概念、理论、方法论和展望;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目标中,首先规定的是人道主义的教育,批判精神的培养;在技术与劳动教育的目标中,则特别重视对劳动的正确态度,尊重劳动、技术修养,对技术进步的兴趣和批判态度;在母语和外语教育方面,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对一定文化的归属感、民族尊严;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则是培养对生活的伦理质量、社会的平等与正义的兴趣;艺术和美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美学趣味和掌握鉴赏标准,训练学生参与社会的艺术生活;体育的主要目标是关于体育运动和闲暇的知识与本领、培养运动精神。可以认为,这些目标清楚地昭示了人的基本品质、准备性价值、面向未来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特征,而在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却很难发现对这些目标的执着追求。 我们的教学、评估、竞争以及过重的课业负担,几乎都在追逐与这些目标疏离的另类目标,这还不足以说明我们的素质教育是迷失了吗? 因此,追求教学的准备性价值,正体现为培养人的基本品质、人的素质,它与素质教育的宗旨高度一致。 “双基”的准备性价值无庸置疑,但局限于“双基”则会导致基本品质的迷失,所以提出“三基”教学目标,并把培养人的基本品质列为第一个“基”,才符合创造现代教学准备性价值的新需求,对此,教学目标观念的变革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