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职工的心理需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 管理是一门科学。努力追求、善于运用这门学科,对于从事学校管理者来说,往往能使自己管理有道、工作得心应手并卓有成效。这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懂得管理、善于管理的学校领导者并非仅仅靠强硬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员工,而是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重情感管理。笔者仅就学校管理中的情感管理的内涵、途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浅谈。 一、情感管理的内涵 情感管理是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之间的一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工作交流方式。当然,情感管理并不是感情用事或拉关系,其涵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能理解人。首先是学校管理者能够做到了解人,对教职员工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业务技能、生活习惯等方面了如指掌。其次是学校管理者能够做到体贴人,能够经常深入到教职员工中去,善于与教职员工沟通思想,掌握教职员工思想动态,理解教职员工所急、所想、所愿。再次是学校管理者能够体谅人,对教职员工不求全责备,不吹毛求疵。对于教职工偶犯小错,能够善言指出,让其自责。 (二)能尊重人。首先是学校管理者拥有一颗平常心,不居高临下,对教职员工不分高低贵贱,不分亲疏远近,不欺弱惧强,靠威信而不是权力来管理。其次是学校管理者宽厚待人,对教职员工不恶语伤人,不讽刺挖苦,不拿人短或揭人隐私。再次是学校管理者作风民主,善于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化的有益于本单位的建议及时采纳,对善意的批评意见不护短,不计较,使教职工感到自己也是管理者,并且有义务、有责任参与本单位的管理。 (三)能关心人。首先是学校管理者能够换位思考,想教职员工之所想、急教职员工之所急,把决策的出发点放在有利于单位事业,也有利于广大教职员工上。其次是学校管理者善于听取教职员工的心里话,让他们敢于并愿意向自己诉说忧愁、埋怨或牢骚,从而让教职员工有信任感。再次是学校管理者乐于助人,能够积极为广大教职员工谋福利,为他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真心实意地为教职员工排忧解难。在教职员工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关爱之手,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渡过难关。 (四)能吸引人。管理者学识渊博,教学功底扎实,不仅会管理,而且会教学,不仅能驾驭一门学科,而且谙熟教法,真正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以自己丰富学识和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教师的钦佩和学生的信赖。因而能够聚合人心,形成合力,创建一流的学校。 二、情感管理的途径 情感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目的。 (一)行为感动。学校管理者在从事管理过程中,首先注重自身形象,行“不言之教”,包括仪表、情操、修养、品德,有高尚的不卑不亢的人格魅力。其次严于律己,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不贪不占,不赌不奢,不大吃大喝,不铺张浪费,具有自尊守节的廉洁魅力。三是勇当排头兵,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具有较强的辐射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心理感化。学校管理者为赢得教职员工的信赖、支持和向心力,实行怀柔之策:一是淡泊自己名利,把名利奖给教职员工,尤其是奖给那些有突出的专业技能,能吃苦奉献的教职员工。二是坚持宽容大度,发现教职员工有违纪现象,既善意告诫当事者又能够维护当事者的自尊(不对外扩散),让其自悔、自责,同时下决心改过并感谢管理者的宽容大度。三是注意发现教职员工中的先进分子,给予其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大力鼓励并号召其他教职工向先进分子学习,积极争做先进分子。四是对待不同意见的教职员工包括反对自己的教职员工不歧视、不排斥、不刁难、不打击报复,使之能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岗干工作,为事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三)真情感染。首先是学校管理者能真情付出,真心实意地为教职员工着想,把出发点放在对他们的关心体贴和照顾上,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不哗众取宠。其次是学校管理者有正义感,爱憎分明,敢替教职员工鸣不平,敢为教职员工鼓与呼,对危及教职员工利益的行为敢于制止,带头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学校管理者坚持从小事入手为教职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对有困难的教职员工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支助。 (四)务实感奋。首先,学校管理者是一个爱岗敬业的人,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进取心,不甘落后,奋勇争先,敢于创新。其次,学校管理者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重礼节,守信用,说实话,办实事,不圆滑,不投机,不推诿。第三,学校管理者是一个作风民主,真抓实干的人,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弄虚作假。总之一句话,就是学校管理者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动教职员工,使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愿把自己的才智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多做奉献。 三、情感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树立威信。施行积极的情感管理,能够使教职员工对学校管理者更加敬重、爱戴和信赖,学校管理者的威信也随之树立起来。有了建立在教职员工出自内心的敬重、爱戴和信赖基础上的威信,教职员工就会自觉地遵从学校管理者的要求,信服学校管理者的安排,心悦诚服地按照学校管理者的要求去工作而不心有杂念,不阳奉阴违。 (二)有知足感。学校管理者对教职员工体贴入微、关心有加,就使教职员工感到学校管理者有恩于己,常为有这样的学校管理者而乐道,常为有这样的学校管理者而自豪,自认为一生能遇到这样的学校管理者是自己的福份,在这样的学校管理者手下干工作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而会更加安于岗位,恪尽职守。 (三)乐于奉献。施行积极的情感管理,能使教职员工深深感到学校管理者是知己,虽属上下级关系,但上下级之间无隔膜。正因为彼此为知己,教职员工才愿“士为知己者死”,不但敬业精业,不怕吃苦,肯奉献,而且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创造最佳效益来报答学校管理者,报答党和人民,从而使本学校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四、情感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应该指出:情感管理不是万能的,施行不当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客观地冷静地认识到情感管理的相对性,并善于使用情感管理,注意情感管理与其他管理方式的结合,以克服情感管理中有可能出现的消极问题。 (一)好人主义问题。一味地追求情感管理的完美,容易使学校管理者丧失原则性,对教职员工存在的问题不敢管理,怕触及矛盾,这样就会使学校管理者滋生老好人思想,产生好人主义。当然,学校管理者在遇到尖锐矛盾和复杂问题时,情感管理也要讲原则性,同时要善于运用管理的艺术性,让情感管理柔中带刚,刚柔相济。 (二)管理失度问题。情感管理中包容成分较多的就是怀柔之策,以学校管理者对教职员工的宽容、忍让和多谋利益而换取教职员工对其尊重,进而效力单位多做贡献。过分地这样做,就会造成管理失度,就会使教职员工误以为是学校管理者手软,惧怕他们。因而会出现教职员工违规违纪,不把学校规章制度当一回事的现象。为此,学校管理者应该让教职员工知道,宽容和忍让决不是对错误行为的放纵和惧怕什么,而是善意的理解和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体现。 (三)潜伏矛盾问题。施行情感管理,容易助长教职员工对学校管理者的依赖思想,即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去要求学校管理者帮助解决。一旦问题得不到解决,或解决得不满意,就会有想法,闹情绪,干工作出勤不出力,直接影响学校的工作效率。为此,学校管理者有责任让教职员工明白:当教职员工遇到重大的自己难以解决的矛盾或问题时,学校领导者就是教职员工的依靠者。当然,教职员工也要自立自强,可以依靠但不依赖。 总之,在学校管理中情感管理注重教职员工的内心世界,其核心是激发教职工的正向情感,消除教职工的低沉情绪,通过感情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它是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教职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真抓实干,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异成绩。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