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1. 确定基础英语词汇的依据;2. 总词汇中的词义和词性;3. 总词汇与其相应的习语比例关系;4. 新旧基础词频的差异;5. 如何处理新词、新义;6. 中国学生需要学的新词。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参照的国外英语常用词汇表,已经不能适合新时代的需求了。当今地球缩小了,英语已成为国际和人际间交流信息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已成为各国科技、文化、媒体交流的重要工具。新词、新义以及新词的使用频率的研究正随着新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以新的理念开创英语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的研究和英语多方向的研究。从这一观念出发,本文仅就基础英语教育中的词汇问题,作些常识性的探讨。 迄今为止,人们对这 6 个方面的问题从未做出科学的论证与回答,随意性颇大。可以说是一笔“糊涂帐”。为了制定切实有据的基础英语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为了编写切合现实需要的课本,以创新的理念研究最常用词汇是必要条件之一。 一、基础英语课程标准(大纲)中的词汇量及其词义问题 众所周知,标准(大纲)是依据各学科的课程计划、规划、改革方案制定的,而计划则是依据国家现行教育方针、政策制定的,在计划中规定出各学科的开设目的、任务和总课时;总课时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英语教学课时也是如此。换言之,英语课程标准(大纲)中所规定的词汇量必须受所规定的总课时的制约。总词汇量与总课时的比例关系如何,请看下面的相关统计表: [注]:1936—1981年英语课程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的总词汇量与总课时,是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英语)》统计的。 从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我国自1936~2000年间 14 种基础英语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词汇量与课时的关系是,平均每课时4个单词。 从上表可看出,20 世纪 80 年代至 2002 年间的七种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平均每课时掌握 3 个单词。按这个比例来算,九年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总学时为 1056 时,总词汇量应为 3168 个单词。这与 3300 个词基本相符。这说明《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词汇量是合理的、有科学根据的。 但是,2000 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规定的总学时为 384,按每学时三个单词计算应为 1152 个单词,而实际定为 1950 个词,这个总词汇量就显得多了。 又如,1999 年北京市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出版社)规定总学时为 934,按每学时三个词计算,总词汇量应为 2802,而该标准则定为 3713 个词 (其中周边词汇 317 还未计算在内),这说明在制定大纲或标准时, 对总词汇量的规定没有科学根据, 或者说心中没谱。 (一)一词多性(类)的问题 语言是人们交流信息的工具,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不断更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词汇与语义在不断变化,新词、新义在不断出现,甚至熟词新义也在不断出现。 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不断扩大词性范围。一个名词可能用作形容词或动词,反之,一个动词(不含词形变化)也可能用作名词;而及物动词往往可能用作不及物动词,或者相反,等等。 1. 名词用作形容词 如:a bus driver, a bus stop, a notebook computer, a railway station, a world cup, China Airline, a police do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等等。 2. 名词用作动词 I prefer fish(n) to pork. Mr White taught his son how to fish(vt). The girl's father(n) is getting on better today. It was Edison who fathered(vt) lots of inventions. “What colour(n) is Mr Black’s car?” —“White.” Colour(vt) the door red, please. 3. 动词用作名词 Boys and girls go(vi) to school by bikes. Let's have a go(n),OK? 4. 可用作动词的名词 It's time(n)to start out(vi). The coach is timed(vt) to arrive at two p.m.. The postman has finished his first run(n) distributing newspapers. One of my firends ran(vt) me home last night. 5. 及物动词用作不及物动词 Postgraduats have to write(vt) their theses to get masters’degree. This kind of ball-pen write(vi) well. Learn to read(vt) novels in English is very helpful. There is a useful proverb reads(vi) like this, “Never teach fish to swim.” 6. 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 The old man is sitting(vi) in an armchair reading Beijing Evening News. The nurse sat(vt)the child on the bench. I stood(vi) on a chair to take some books from the top shelf. Mr Zhang was kind enough to stand(vt) us a big dinner. 7. 动词分词作形容词 A group of armed police are on patrol in the street. Passengers fell down in the sleeping car. 上面的例子说明英语最常用词的词性变化,为我们提供了扩大遣词造句的范围,增强了理解与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说明最常用单词在某些语境中往往不宜理解其意义。例如: The question zeroes in on a word with social background.(这里的名词 zero 用作动词,并与 in on 构成短语动词,意为“集中注意力于”) A schoolgirl handed(=helped) the old lady to get on the bus. (二)关于词义的确定 语言要因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政治、经济、外交的发展而发展,因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变化。新标准中规定的 3300 个单词应该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最常用词汇,既包括传统的词频较高的单词,又包括具有时代感的新词。因此,在确定其词性和词义值时应有所侧重,有所选择,而不宜采取“一视同仁”的办法。 从 20 世纪中期制订的英语教学大纲到本世纪初制订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有关词汇表所确定的词义,多半沿袭着传统的词义范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常用词尤其是最常用词的词义也在使用中不断地发生变化。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人还必须知道区分口语和正式文体,区分贬义词和褒义词,等等。 1. 确定词义的原则 在确定最常用词的词义时,应该遵循 3 条原则,即(1)基本词义;(2)与本意相关的引申词义;(3)与基本词义几乎无关的转变词义。其中第 1、2 条是必选的词义,第 3 条在基础英语的教学阶段,可选或不选,例如: 再如:make, take, put, run, tell, keep, fit, do, have, be之类的最常用词,除本意外,还可构成许多习语和短语动词。 2. 最常用词汇构成的习语 无论从英语教学大纲或英语课程标准来看,所编选的习语、短语动词数量及其语义和用法,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比方说,在 2002 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了 3300 个单词和 366 条短语或词组(应为习语),按总词汇量与习语的比例计算,习语至少应为 1518 条。换言之,必须增加习语的数量与用法。除一些只有一种词性与词义的单词外,绝大多数词汇都有增加习语的可能性。 3. 赋予新义的单词 许多最常用词在使用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思,关注这类词的用法是新时代的标志。例如: ①grass (n) 本意为“草”,但这个单词还可用作及物动词“用青草喂养(牲畜、家禽)”: Mr Black grassed the cows and sheep on his farm. ②house (n) 房屋;作及物动词时意为“给……安排房子住”或“存放某物”: The villager housed (vt) three mountain-climbers in his hut. Peter's mother was always housing books, magazines, newspapers in her small room. ③green (adj) 的本意是“绿色的”,在用作及物动词时,意思是“使变绿;绿化”: Our community has been beautifully greened. ④fax (n) “传真”,还可用作及物动词: Could you fax me the article next Friday? ⑤park (n) 本意为“公园”,还可做“园区”解: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Beijing. Smith's son is one of the best players on the park (=football field in Brtish English). ⑥shop (n) 本意为“商店;店铺”,但还可当及物动词用: The young married couple shopped (bought) things in downtown. ⑦know 是动词,但可用作名词: I'm interested in the reports of people in the know. ⑧duck (n) 是个最常用的单词,学过英语的小学生都知道它的意思是“鸭子”,但这个词还有一个新义,作为动词当“躲藏”解: The child quickly ducked behind the big tree. ⑨hot (adj) 本意为“热的;发烧的”,而在口语中还有“擅长”的意思: The girl is hot in playing the violin, but not that good at maths. ⑩land (n) 本意为“陆地;国家;田地”,这个词可用作动词,其中一个新义为“打渔”。 My uncle landed (vt) a big fish out of the nearby river. 上面简单的例子,说明新词新义和新用法随着时代的前进也在发生变化。这是我们学习英语时应该特别关注的一件事。新世纪要求我们扩大单词的词义和词性(类)。 (一)“惯用语”的含义 从 1969 年到 2002 年所制定的 10 种英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来看,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词组(Expressions),短语、片语(phrase),用法(usage),短语和习惯用法(phrase and idiomatic usage),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idiomatic usage and fixed collocations),固定词组(a set phrase),成语(idiom),等等。用的比较多的要算“习惯用语”了。 既然“惯用语”有各种不同或同义说法,因此有必要为他们清理一下“门户”。 (二)习语的界定与分类 习语(Idioms)是现代英语中使用很广泛的语义单位,它的特点是 1)几个不同词类构成一个整体意思;2)这个整体意思不能从其组成的单个词义相加而得知其意;3)习语中有的是不能拆开,有的则可用其它词替换。请比较: ① Alice invited Tom for breakfast on Sunday. ② Alice'll eat Tom for breakfast. 第一句中 for breakfast 是一般词组,可用 dinner,lunch,supper,tea,coffee 等替换。但是,第二句中的 eat sb. for freakfast 是习语,则不能用其他词替换。 习语有以下七类: 1. 传统纯粹习语(Pure idioms) You cannot trust John to keep a secret — he is sure to spill the beans before long (=he is to make the secret known). Jack's uncle kicked the bucket last night.(=He died last night.) 2. 比喻习语(Figurative idioms) My friend is a very bad driver, but he's had several close/shaves (=avoided accidents). Bill had a narrow shave and Fred an even narrower/one. 3. 有限的搭配和组合(Restricted collocations or combination) 也有人也称之为“半习语”(semi-idoms)。 This photo may jog my memory of the past (=remind me of the past). Don't go ahead, it's a blind alley (=an alley that leads to a closed end). 4. 开放式词语搭配(Open collocations) 在常用单词中使用最多的要算这类搭配了。如: to fill a sink with water, to take a chair/ a seat/ stool, go shoping/ fishing/ swimming/ skating, etc. 试比较: ① The little girl spilt the ink on the desk. ② He spilt the beans over my plans to find a new job. 句①中的“to spill the ink”是开放的词组,句②中的 spilt the beans 则是“纯粹习语”。 5. 含有 it 的习语(Idioms with “it”) 如:snuff it (=to die);live it up (=to have an exciting and happy time);take it easy (infml) (=not to hurry). ① Now Mr Smith has left a lot of money, he can afford to live it up a bit. ② You should take it easy — you won't be in a hurry. 6. 成对习语(Pairs of words) 英语里有许多习语是由and或or连起来的。如:cats and dogs指倾盆大雨:It was raining cats and dogs. high and low (=everywhere):Peter searched high and low but he couldn’t find the key anywhere. 7. 谚语(Sayings) 谚语通常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是各民族在言语使用中长期形成的、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具有哲理的固定习语。学习英语中一些常见的谚语,对我们理解母语为英语的人民的文化是很有帮助的。例如: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Learn not and know not. 从 1964—2002 年间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总词汇量与习语数量的比例分析,二者的平均比例为 46%,即总词汇量×0.46 =习语条数。 这个比例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澄清了制定英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时,总词汇量与习语的比例关系,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而不是莫衷一是、随意凑数的;第二,迄今为止已经实行、正在实行或尚待实验的标准,其中所规定的习语数量或多或少都低于应有的数量;第三,习语定的少,不仅是个数量问题而是不利于用英语交流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实质性问题。 人们使用语言的经验告诉我们,为什么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能用不太多的词汇(800个,1000个,2000个,3000个等)进行思考和感情的沟通?除了社会环境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善于运用熟练的习语、恰当地运用习语。这些习语从他们学习说话时就开始积累了。这一点对我们学习使用英语的人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为学好地道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新旧基础英语词频的差异问题 一般说来,语言在使用中,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大约经过 10 到 20 年左右就要发生较大的变更。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有许多种变体,在口音、词汇、用法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如,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用来释义的词汇在20年内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79 年用来释义的词汇为 2128 个词,再加上 51 个构词词素;而 1998 年版用来释义的词汇则调整为 2000 个。 这种变化和调整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一般而言,这种依据是词频研究的成果。较早的词频研究成果要算 Michael Westd 的《英语常用词汇册》(2000 个普通单词加 425 个科普单词),该词册于 1953 年第一次出版,1977 年出了修订版,是从五百万出版物中,根据语义频率计算出来的,并且对单词有关的基本习语也统计出其使用的百分比。后来,罗兰·欣德马什根据 Michael Westd 的《英语常用词汇册》,并参考其它于 20 世纪 40-70 年代先后出版的 16 种英语词汇册,于 1980 年编成了《剑桥词汇册》。我国的九义英语教学大纲(1992试用)的词汇表就是从《剑桥词汇册》中选的。其中选自一、二级的单词共有 1215 个,个别单词选自三、四级。 20 世纪末,英国伯明翰大学有关工作人员经过十多年研究,从日常会话、广播、电视、报刊、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口语和书面语中筛选出一个语料库。该语料库是从两亿当代使用的语流中利用电脑技术统计出来的。从巨大的语料库中,语言专家精选出了 14700 个常用词汇,其使用频率分五个等级,占总词汇量的 95%。 一级 700 个词,是最最基本的词汇; 二级 1200 个词,是次于一次的词汇; 三级 1500 个词,是稍低于一二级的词汇; 四级 3200 个词,包括前三级的词汇; 五级 8100 个词。 经笔者抽样调查分析,一级700个词的基本词义数量及其所构成的习语数量大致相当;英语词汇的使用频率越高,即单词的词频越高,其基本词义也就越多,与其相应的习语也越多。反之,单词的词频越低,其基本意思也就越来越少,与之相应的习语也越少。 这里再举几个例子,一个是早期帕默的《英语常用词语法词典》(A Grammar of English Words)(Longman,1964),只有 1000 个词,但其搭配和习语则多达 2100 个;另一个是最新版的《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该词典收入了 15000 个最新词汇,但是这些新词几乎没有一个词是多义性的,也没有一个与其相应的习语。人们在新世纪的高科技、电子信息技术和国际交往中使用的新词新义也是如此,几乎没有与其相应的习语。 我们可把新旧词频举例比较。把《剑桥词汇册》中 1—5 级(用 1—5 表示)共 3241 个最常用词与柯林斯英语词典 1—4 级(用(1)—(4)表示)共 3400 个最常用词,对比如下: grade 4 (3) computer 3(2) minority 5 (2) electronic 5(3) sheep 1 (4) service 4(1) majority 4 (2) empty 1(3) fix 2 (3) develop (v) information 3 (1) development 3(1) 从上面的例词不难看出:常用词频是在一个历史时期中,人们使用词汇语义的变化。因此,研究词频必须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随时调整对基础英语发展的时代特征,以便设计出相应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 另外,词频具有民族文化、社会政治色彩。比方说,Parliament, Tory, a Publican, a Democrat, Senate(Sennater) 等都为(2)级词汇,是英美人常用的词汇,这是他们的国情所决定的。我们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时,也应考虑我国的国情、社会、文化、政治生活。 把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都要根据各自国家的国情和需要,学习一些特有的英语词汇。最新版《牛津简明英语词典》在其前言中有这样的表述。现在全世界都在使用英语,结果便出现了许多种英语,带有不同的口音、词汇和用法。如在南非、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地方使用的英语都略有不同。因此,在编辑各类英语词典或教学大纲时,应该把外国人学习英语的因素考虑进去;因为它影响着英语的使用。这一过程正在增加、丰富英语,而且使其成为更具有生命力的语言。 这里举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及其相关的表达方式,供教材编者和教师参考: socialism—buil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socialist market economy;socialist democracy; a well-off society—build a well-off society;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 round way;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 well-off standard of living—reach a welloff standard of living;lead a well-off life;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e “The Three Represents”; China's realities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e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train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moral,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aesthetic; the directlinks of mail, air and shipping services; to fight against trrorism in all forms; to combat corruption... 交流从来是双向的,有来有往。因此,了解我国一些表达方式,是很必要的。当然其中还有一些别的表达法,教材编者、课程标准制定者和教师可酌情处理。 结束语 对基础教育中的常用英语词汇研究,是一个常新的课题。其内容既重要又复杂,归纳起来“一少五多”。一少指词汇数量少,即高词频的词汇约三千多个;五多指词义多、词性(类)多、变化多、习语多、用法多。这就要求大纲的制订者和教材编写人员潜心研究,不断追踪语言发展所带来的词频变化,筛选出合理的基础词汇,把鲜活的、富于生命力的语言奉献给广大师生。 参考书目 1.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语卷(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EnglishChinese), 1998 3.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1978) 4.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4th Ed, 1997) 5. Longman Dictionary of Phrasal Verbs (1983) 6.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9th Ed 1995)(外研社,2000) 7. The American Heritage Dctionary (Second College Edition, 1976) 8. 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Idioms (1979) 9. Cambridge English Lcxicon by R. Hindmarsh (上海外教社,1980) 10.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Idiomatic English (Volume 2, 1983) 11. Longman Dictionary of Enlgish Idioms (1980) 12. A Grammar of English Words by H. E. Palmer (Longmans, 1964) 13.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New Ed, 1999)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