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世纪,是一个“知识化,学习化”的时代,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未来社会需要会生存、会学习、会创造的人,未来的人才要有很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主体性间的交互活动,倡导小组合作式学习,尽可能地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让学生更为自觉地、主动地获取新知。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三者不仅互为一体,还互为促进,使小学语文课堂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呢?
一.以自学为主体,扩大主动学习面。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受教育的地位变为寻求知识的地位,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的内部活动过程,无论是知识的摄取、存储、转化、还是信息的提取、加工、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才实现,由此可见,学生主要的特征是主体性,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充分的时间,充分的思维时间,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享有获取知识的喜悦。在语文堂教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动、自学、自悟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如:我在教学第四册识字学词学句(一)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运用熟字加偏旁部首的方法认识生字。我首先出示“分、永、东、列、交”等熟字字卡,然后再出示“ィ、シ、ン、衣、车” 字卡,接着对学生说:“谁能用这些字组成新字,然后看组成的新字能组成什么词,想书上的词是什么意思?谁就是最棒的学生。”
学生纷纷动口,动手、动脑,学习气氛很浓。文中“一份、游泳、冰冻、裂开”浅显易懂,学生不难理解,“比较”一词比较抽象,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一位学生就向我提问:“老师‘比较’是什么意思?”我没有直接把意思告诉学生,就在黑板上画了两条不一样长的直线,让学生说出哪条长,然后再提问学生:“老师刚才在黑板上干什么?”学生就能感悟出“比较”一词的意思了。这样的引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学会自学,就必须掌握使用各种工具书和各种自学符号。我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认知能力,教学生使用一些简单形象的符号来表示字的结构,标出重点词语等。如用小圆点划出字形结构,上下结构就表示为“:”;上中结构表示为“┇”;这样左右结构表示为“‥”;左中右结构表示为“…”;里外结构表示为“⊙”。用“△△△”划出重点词语;用“≈≈≈”划出优美的句子;用“∕”标出朗读时句中的停顿;用“①——,②——”用“?”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这样学生就能一边自学、一边勾、圈、点、划地标明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自己不懂的地方,并解决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以合作为手段,发挥小组的作用。
课标中明确提出“合作”二字,而小组学习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为此,我采用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着解决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或某项学习任务。小组的组成,我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学生的座位组成四人小组;另一种是由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主体,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时间和内容要适当安排。每节课应该有15分钟的小组学习时间,给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要注重实际效果,讨论不是任何内容都可采用讨论法,要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知识的前后联系等因素而定,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内容,就二年级的教材来说可以是:找容易读错、写错的字;难理解的字词;难读和难体会的句子以及难懂的画面。如:我教学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校园里的画》时,指导长句朗读,先让学生自己在文中画出长句子,然后自己练习读一读,划出停顿的地方,再在小组里互读互纠正,再向全班读,让其他组的学生互相帮助,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相互的促进,相互的提高。又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识字学句(一)》第三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方法,我让小组交流班上同学的姓氏或自己知道的姓氏以及识字方法,学生交流热情,纷纷发言,互学互补,使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方法得到提高。学生在交流时要求:①认真听取每个同学的学习结果;②在思考的基础上对同学的学习进行修正和补充;③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④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交流的方式:①比较补充式——就是在由小组指定的学生作中心发言后,其他的同学作将别人的学习结果与自己的学习结果作比较,互相补充、摄取。②辩论式——由组长负责,交流提出不同的意见,争辩比较,从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③质疑式——组内的问题解决不了,向外组提出问题,让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决。积极有效的小组学习,把学生的个体、小组、群体三种学习方式优化组合成一个整体,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协助精神强,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群体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学生在课堂上互帮互学的客观条件,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而是显得很随便。这种“开放型”“交往型”的教学方式,绝不是只追究形式,花样翻新,而是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
三.以探究为目的,培养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
在教师的组织下,采用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尝试着解决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或某项学习任务,在探讨研究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组织,自行探索和研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同组伙伴进行交流探讨,摆正自己的观点,互相学习,得到智力启迪与互补。
(一)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将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确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学生的自主参与,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如教学《校园里的画》第一课时时,让学生先看课题自主质疑:
生:“我想知道校园里画的是什么画?”
生:“我想知道在校园里什么地方画画?”
生:“我想知道校园里究竟发生什么事?”
生:“我想知道校园里的画是谁画?”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在校园里画画?”
生:“我想知道画画干什么?“
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师继续加以诱导:要解决这几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什么?又该怎么研究?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去展开小组研究。
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自己提问中解决问题,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帮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了人类的认识方法和活动方法,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
(二)创造
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摈弃枯燥的说教和单纯的认知学习,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丰富人生经历,获得鲜活的阅读信息,培养探索精神,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让学生自主创造。如教学《日月潭》一课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让我们6人为一组,读一读“群山怀抱,树木茂盛”再想想,一个小组就是“群山、树木”,你们用你们的小手表示“群山怀抱,树木茂盛”的样子吗?学生小组学习,共同研究,比划,在集体的朗读声中,用手势理解了课文的语言美,进行了不同的想象和创造。
(三)课外延伸
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更应该注重课内外的延伸与拓展,让学生的聪慧与灵感在课余天地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教学人教版第四册《村居》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用诗句、记叙、绘画、口述等形式描绘春天的景色,学生不仅能学会一些描述方法,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以便对大自然产生爱慕之情。
新的教学理念让我认识到教学本质之一是交往。“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可是,如何实现这种交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指的是以小组、学习自由组合等形式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从旁协助的角色。学生和学生之间积极的讨论、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当然也有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这种场合下,也只是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合作学习使课堂教学不仅成为一个认识系统,也成为一个准社会系统。学生在这里体验到了平等、民主、友情,也体验到在集体中探求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但是,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在合作学习中,有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渗透,合作学习不能孤立地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但在教学活动中,还会有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需要解决。这就需要教师们努力地探究、实践、操作,不怕失败,不怕旁人的不理解,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