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听课一得
因为参加全县语文优质课的评选,一篇课文听了多次,除了得失比较之外,还能唤起你沉睡的记忆,将此时此地捕捉到的火花,重新燃烧起来,让一连串的音符跳动起来。《两小儿辩日》最后两小儿的“笑”,便是这感发的产物。
很多上课的老师都设置了这样的疑问,“怎样看待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也把它作为“问题研究”的第2个问题提出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是编出来的,并非真有其事。经专家研究,《列子》里写这个故事,确实有讥笑孔子的意思,这是因为《列子》是道家的著作,而孔子是儒家,学派不同,所以道家在这个故事中讥笑孔子。”老师断章取义把这个专家意见奉为圭皋,学生从资料中也是得出如是结论。这里老师和学生都是不假思索地搬来了他人的观点,而没有自己真正的思考。何况教师用书接着写道“但我们学习本文,应从文章本身出发,来认识它的思想价值。就本文来看,孔子不能回答一个难题并不能说明他不‘多知’。但两小儿的讥笑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确实说明孔子不是无所不知的,人们由此可以受到启发:连孔子这样一位十分博学的人都有所不知,说明人们的确不可能无所不知。因此,不宜把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作为故事的主旨去理解。”
老师不能脱离文本的意义去臆解这笑,只有把笑放到故事中间,根据人认知事物的规律性和人之常情去理解,一个博学多才的大师被两个黄口小儿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所难倒,这故事本身的确有点滑稽。我们不妨甩开教师用书和课外资料,让学生反复体会这笑,从文本中感知笑感受笑感悟笑,这时候才有自己的思考:这两小儿的笑是天真的讥笑,我们争论的问题博学多知的人也不能得出答案,但笑过之后便丢在一边,是一笑了之的笑,不是带着背景耿耿于怀的笑,只是笑背后的问题发人深思。
教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这笑一定是讥笑吗?既是儒家道家的门户之见,两小儿充当了什么角色呢?列子在讥笑孔子的同时,有没有反躬自省呢?这个问题列子能够轻松回答吗?既然孔子不能决,列子也不能决,这笑又带有什么味道呢?既然两家都不能决,两小儿各自争论的又都是事物的表象问题,我们今天的局外人怎样全面理解这个故事呢?这一连串的追问,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一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宽度辐射能力,即看问题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纵深拓展能力,即看问题的深刻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这个关于宇宙苍穹的追问,直到今天也难以解决,因为有地球公转自转的原因,有季节长短的原因,有地球形状的原因,而有的教师却得出了“一样远”的结论,很不能令人满意。而道家编故事借两小儿之口来嘲讽儒家,连两小儿也陷于门派之争,成了大人们呼来唤去的工具,这一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作客观的理性的分析才好。总之,对于文中两小儿的“笑”,故事中的两小儿可以一笑了之,我们作为学习故事的人却不能一笑了之。
安徽省青阳县教研室 施麒俊 (2005/04/14)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