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语文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开展语文活动的几个原则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8-12 08:27:45   

    1991年7月,著名语文专家吕叔湘同志在大连召开的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上作了书面发言,题目是《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吕老说:“真正掌握了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
   随着大语文观的日渐深入人心,随着中学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的颁发和使用,许许多多的语文老师已经开始树立“活”的教学思想,树立起大胆改革、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新观念,他们以活生生的语文教学实践着吕老的主张,引导着自己的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思考。其中,有相当多的语文老师十分善于实施开放式教学,他们为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广阔语文环境,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各类语文活动中,不断的积累、揣摩、体悟,从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出蓬勃的创新精神。魏书生老师常常运用学生喜欢的“竞赛”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李镇西老师的课上课下,有学生的“一分钟演讲”,有“歌声中的复句”,有精彩的“小说连播”,有假期的师生远足;宁鸿彬老师在讲《七根火柴》的时候,专门设置了“红军博物馆”,让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介绍七根火柴的不寻常的来历……许多老师的实践证明,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语文活动,开展好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实在可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功德”无限。在修订版的《大纲》中,就专门列出了“语文实践活动”一节,旨在鼓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内容、形式和渠道,做到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形式活泼生动,媒体灵活多样,与自然、社会联系的渠道畅通。
   看来,在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有效的开展语文活动,以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出鲜活个性的学生,将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结合起来,是当代语文教育的极其重要的举措。换句话说,要“激活”我们的语文教学,对现实的语文教学革故鼎新,必须采用各种新鲜有效的形式,尤其是广泛积极的开展各类语文活动。
   既然语文活动的开展好处多多,语文活动的开展一定能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引进一池活水,让我们的语文的白花园里生意盎然,万紫千红,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随随便便的不讲目的不讲原则的开展语文活动呢?是不是语文活动的开展就一定多多益善呢?笔者认为,开展语文活动,一定要结合师生实际和教学需要,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要体现“对学生有利,对教学有利,对学校的整体教育有利”的三个有利精神,注意贯彻以下几个原则:
   一、 长期性原则
   我们的语文活动的开设与开展要有长远规划,不要打“麻雀战”、“游击战”。有的老师是想到了就搞一次语文活动,想不到呢就一年半载不搞;有的学校,是一学期才搞一两回语文活动,这还会堂而皇之的载入语文教研史册,作为语文组的重大教研成果呢!
   长期性原则是说我们的语文活动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需要,在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始有终有张有弛的开展好语文活动。这需要一种教学的责任心和教育的真正的耐心。李镇西老师指导学生办《班级日报》,从1984年一直坚持到现在,也许还会坚持到2010年、2020年,直到他退休为止。从最早的《未来日报》到如今的《石室晨报》,他不厌其烦的指导学生以学号为序,轮流办,轮流贴出,无论星期日还是节假日(甚至寒暑假)都没有停止过。正是长期的办手抄报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和意志品德的形成,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延伸了语文教学。
   长期有效的开展语文活动,可以让学生对语文保持长久的热情,潜移默化的接受语文的熏染,在生动有趣的语言习得中学习语文,感知语言,提高能力。潍坊实验学校“诗文素养教育”活动开展至今,老师们可谓费了心思,动了好一番脑筋。先是鼓动学生每日晨读诗文,不做硬性规定;过了一段时间,当学生的热情之火稍有退却,语文老师又前前后后的开展了“古诗擂台”、“古诗大王评选”、“诗词朗诵会”、“诗人故事会”、“诗配画”、“诗文小报展”等系列语文活动,把“诗文素养教育”一次次引向深入,一次次推向高潮,真正的促进了学生长期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语文活动,学习语文知识。
   所以,偶尔的一两次的语文活动,岂能奢望学生语文水平的“质”的提高呢?而且,只有长期规划,没有持久的耐心,没有不断跟进、不断变革的举措,要想语文活动长久的有效的开展好,怕也只是善良的愿望而已。
   二、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说我们的语文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要生动丰富,有滋有味,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像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你给学生推荐《本草纲目》行不行?你让学生一天到晚读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行不行?自然也不行,学生还没有那样的知识积淀和阅读能力。
   平时,许多老师组织学生春游、野炊,组织学生看电影电视,一般的都要求有“副产品”——作文。结果学生大体不情愿,而且“产品”一般都有质量问题。还不如组织一回“恳谈会”、“逸事报告”之类的交流,让学生自动、自愿的发言和倾听。又如作文,可不可以也搞一些活动,多一些方式方法,如“看图作文”、“接力作文”、“听音乐写作文”、“集体创作”等。趣味性的语文活动很多,比如“成语游艺会”、“含谜故事巧编妙猜”、“谜语大观园”、“趣味语文知识竞赛”等等,只要我们运用脑髓,善于动脑,就会有许许多多的趣味语文活动问世,就会由此培养出许许多多的语文爱好者。
   在语文活动中贯彻趣味性原则,要注意克服庸俗化、无实效的毛病。一是忌庸俗。学生一讲故事,就是:“从前,有一个笨婆娘……”学生演课本剧,硬要将杨二嫂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打扮,还让“杨二嫂”打情骂俏;演《背影》,硬要让同学穿上笨重衣服翻栏杆,弄得看表演的学生不亦乐乎:这些,都把语文活动庸俗化了,都是低层次的语文活动,都体现不出语文教学的真善美的思想。二是忌无实效,为搞活动而搞活动,比如猜谜活动,一点也不讲谜题的制作和猜谜的方法,只是给谜面,揭谜底,这对学生有什么帮助呢?学生应该从活动中获得兴趣,获得知识,获得方法,得到启迪——语文活动没有理由不让学生获益!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