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物理论文 → 文章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材教法浅析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20 14:06:14
——兼谈如何向课堂“要”质量 
 
摘 要:强调探究培养的《物理》教材在内容的阐述中留给师生很大的空间,它们往往是无法穷尽问题的答案,这之间的“空白”为实践者提供了更大的主动建构的空间,也是需要实践者予以沟通、充实的教学课题,这一教学新课题的解决与否决定着学生最终的成长.具有广博而精深的文化与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教师才有可能驾驭之.同时在上述的建构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在和谐而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对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方法、技能、教育机智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产生于人类改造自然有实践中,反过来人类又应用物理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并改造自然,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需要学习的素材.物理教师要不囿成见,认真挖掘和利用这一优势,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理念,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学习 

《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新要求,教师的教法将发生怎样的转变?又如何向课堂“要”质量呢?本文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建构主义三个个方面来着重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敬请批评. 
1改革的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中,国家教育部门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的修订,有代表性的几次修订是:1952年在原苏联物理大纲的基础上颁布了第一个《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该大纲明确按照力、热、电、光、原子的体系安排物理教学内容,突出物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体系,同时确定了我国初高中物理内容呈“螺旋式上升”的格局.1956年,又在原大纲的基础上,颁布了《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草案)》,该(修订草案)强调重视基础、突出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提倡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劳动品质.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思想.1963年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颁布了新的《教学计划(草案)》,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大纲在强调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物理计算能力,形成了绵延几十年的“双基”论,确立了知识育人的培养的基调.1986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同年12月原国家教委相应颁布了《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大纲突出了“三个面向”的思想,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而1988年又对大纲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大纲增加了关注非智力因素.1990年为配合普通高中“实行会考制度”和“高中实施必修课加选修课”的两项举措,国家教委又颁布了《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为了减轻负担,对初中物理教学要求提出修订意见,供教学参考,并对部分原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作了降低要求和限制性说明.1992年6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将初中物理教学摆到了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的高度.大纲关注学生认知规律,淡化力、光、热、电体系,注重构建“先现象而后规律,先具体后抽象、先宏观后微观、先部份后整体”基本体系,以期综合培养学生素质.大纲将学生对初中物理的认识划分为知道、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而对实验技能提出用“会”来要求.该大纲强调知识的应用;强调对学生能力培养;强调关注非智力因素;强调思想品德教育. 
  纵观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历史局限性的集中表现就是课程培养目标的狭隘与偏执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僵化.这恰恰是衍生应试教育,并且是应试教育大显身手之所在,也是素质教育不能全面落实的关键屏障. 
1.1 新旧对比 
表1:旧大纲与课程标准的综合比较 
原大纲 课程标准 
育人模式 以知识育人为根本,培养知识型人才.属精英教育模式. 以文化(综合素质)育人为根本,培养学习型人才.转向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相结合. 
培养目标 单维的双基培养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强调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运用. “三维”培养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开发多元智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课程理念. 
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灌输方式传授知识.强调知识的传承与积累、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 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和学科研究,强调理解科学过程和自我探究科学知识.突出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理念 以积累和掌握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为主,以训练技能、技巧为辅.兼顾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教学特点 单纯的知识学习,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着重学科系统知识的识记和技能的训练. 注意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强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的渗透,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评价原则 集中体现单一性、唯一性、终结性及选拔原则.重视评价的甄别性、选拔性.推崇纸笔考试的(一锤定音)终结性评价. 能充分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全面性、科学性原则.强化形成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重视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过程的表现的评价. 
同时,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科书设计的栏目有“想想做做”、“STS”、“阅读指导”、“探究”、“想想议议”、“演示”、“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张大昌、彭前程主编);“迷你实验室”、“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信息窗”、“请提问”、“实践活动”、“加油站”(廖伯琴、何润伟主编).这些栏目都很新颖,具有启发性,有助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同时,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标准》不做要求的知识,教材没有给出科学结论;对于《标准》所要求的知识,有些也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得出,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