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多媒体展示了生活中的应用:“铁拉门的动态展示,技术人员使用伸缩尺制图,货车车厢之间的连接链等等,教师运用这些声、形组合的信息载体把学生带入了生活,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小学数学第七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资料:有的是地球南北两极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的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的接受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我们正是这样运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三、 教师要“恰当”的用
(一)遵循认知规律,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个别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引到放,从新授到练习,从概念到规律,都投影到屏幕上,学生看得多,听得多,但思考得少。强调过多的外部刺激,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维的空间,学生收效甚微,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我们应明确,多媒体教学也应遵循认知规律,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单纯只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而忽视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以防“穿新鞋,走老路。”
(二)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辅助授课教师解决重难点教学问题,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每节课都用,而是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讲清楚的内容时才适合用。在课堂上,多媒体只是一种工具,和黑板、粉笔一样,只不过现代化水平高一点,因而,教师在讲课中不要完全依赖多媒体,不要把课堂变为课件展示。所以,任课教师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除了在课件上下大功夫,让课件尽量符合本节课的要求外,还应在教学基本功上多钻研,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而让多媒体课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总之,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