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数字、动物、植物,对文化差异特别敏感,因为它们所指之物为生活中所常见,各民族对这些事物表象的认识相同,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赋予它们的联想却可能很不一样。因此它们成为不同概念的“喻体”。例:在汉语中布谷鸟这动物引起的典型联想是“催春”和“啼血”,在英语中“cuckoo”虽也用来隐喻忧愁,但它也可以用来表示欢欣。又如,垂柳在汉语中常表示宁静、惬意和旺盛的生命力,英语中有“weping willow”(哭泣的柳树)之说。再如:汉语中蓝色令人想起天空、海洋,给人以辽阔、宽广之感;在英语中blue则含贬义,look bule意为神色沮丧,make the air bule 骂街,说下流话。By all that’s blue糟糕、见鬼等含有“蓝色”一词的说法,在英国,蓝色还是保守党的代表色。
反过来也一样,对同一概念的比喻,在不同的文化中喻体可能很不一样。例:汉语中以“松”来赞誉挺拨、竖毅之品质,英语则说“as strong as an oak”(像橡树一样坚韧),“东风”在汉语中是使大地回春的暖风,常用来象征新的生机,而英语中类似的比喻却用的是“西风”。英国诗人雪莱写的《西风颂》是世人皆知的佳作,这是因为“东风”在英国是从北冰洋南下的凛冽寒风,而“西风”才给人们带来暖意的缘故。
二、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等,是定型的词组或句子构成的“语言块”,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一般是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才逐渐固定下来,传播开来的,它们当中既凝聚了人类共同的生活感受,也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
1、形式相同,意义相似
○1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后行
○2Haste makes waste 欲速则不达
○3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众人拾柴火焰高
○4Burn one’s boat 破釜沉舟
○5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6An eye for an eye ,a toofh for a toot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这些习语中有的有着各自的文化源头,如○4都表示断绝退路,下定决心干到底。公元前49年,凯撒大帝率部渡过庐比根河时,下令焚舟,表示不获且毋宁死的决心。当年项羽渡过河时,让部破斧沉船,志在必胜。
还有一些习语是从其它语言中借来的,久而久之就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如汉语中的○6是从英语移植来而如:英语的“to lose one’s face“和丢面子”和“保面子”。
2、意义相似,形式不同
以下英、汉习惯在意义上大体相同,但在形式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英语 汉语
○1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Killig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箭双雕
○4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一贫如洗
○5let sleeping dogs lie 不要打草惊蛇
在种语言中它是以直接概括的方式表现出来的○1○2在另一种语言中则是以具体的比喻形式出现○3○4○5
3、形式相同,意义不同
以下几对习语表面上看很相像,但实际意义却很不相同,如:
○1 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 令人发指
○2to fish in muddy waters 混水摸鱼
○3to put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旧瓶装新酒
○4 to blow one’s own horn 各吹各的号
○5look the stable gate after the norse bas bolted 亡羊补牢
○6 teach one’s grandmather to suck eggs 班门弄斧
“令人发指”常形容某种暴行所引起的愤怒,而“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则用于形容某事物所引起的恐惧,相当于“令人毛骨悚然”。“混水摸鱼”是指趁混乱之机为自己捞得好处。“to fish in muddy waters”则用来形容多管闲事,自讨没趣。“旧瓶装新酒”在汉语中是中性的,泛指旧形式表现新内容,它可以用作褒义,表创造性。英语中“to put new wine in lod bottles ”表示强求思想僵化的人接受新观念的“不明智”之举。“各吹各的号”表示不同人干不同的事,不能协调一致,而英语中的“to blow one’s own horn”指自我炫耀,相当于汉语中的“自吹自擂”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汉语中的“亡羊补牢”强调“并不为迟”,而“lock the stable gate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含义恰恰相反,强调“太迟了”。“班门弄斧”有炫耀、卖弄之义,有时也作谦辞用;“teach one’s grand mather to suck eggs”却绝无“卖弄”的意思,不过是说竭力想教某人做某事,殊不知他们可以比自己干得更出色。
此类,“似是而非”,“貌合神离”的情况是理解和翻译过程中的“陷井”应特别小心。
4、形式不同,意义不同
汉语中有许多有关谦虚的习语,例如格言“满招损,谦受益”、成语“不耻下问”、警句“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反语俗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有些习语西方警句和俗语译汉语便不易理解。
Where there is fear there is nodesty 谦虚源于胆怯
Modest dogs miss nuch meat 谦虚的狗没肉吃
An excess of modesty obstructs the tongue 过多的谦虚束缚舌头
这些西方警句、格言之中并无“贬人”之意,但对“自贬”或“自谦”却持否定态度的,“谦虚”似为“自信”的反义词,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很难找到。
三、语法
句子结构上的差异经常给语言的学习、教学、翻译以及跨文化交际造成一定障碍,一些学者对汉语和英语等西方语言句子结构差异作过分析比较,下面摘略一些观点(参见毕继万、申小龙、王魁京)
1、汉语语法可以说是一种“意合”语法,即词语间的组合以达意为标准,对词的形式,顺序没有太多特定的要求,如:下列句子中的“施事”(主语)和“受事”(宾语)可以随意调换位置:
一个房间住三个人——三个人住一个房间
八个人一桌——一桌八个人
太阳晒着花了——花晒着太阳了
汉语甚至可以在词序上作文章,随意变换序列:
月亮故乡好,故乡好月亮,月好亮故乡,故乡月好亮。
汉语还可以无视“词类”间的搭配,例如将一连串名词铺排叠加,以描绘某个画面某种意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与此相对照,英语语法可以说是一种“形合”语法,即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