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是一门以描述数量关系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宣传环保知识、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于帮助学生从小掌握环境知识,培养正确的环境态度,树立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发展环保技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管是介绍环境知识还是做出环境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以及其他的数学方法,例如,绘制统计图表、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等等。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数学处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小学数学的教材编著者早在80年代中期编著《小学数学实验课本》时就已经开始注意在教材的编写中结合数学内容的编排渗透环境知识。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了“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这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范畴的教学目标。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中,明确指出:“进一步扩大和加深思想教育范围,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例如,通过统计材料可以反映我国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认识。”另外,还提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的教材在讲‘百分数的认识’时,引用这样的数据:‘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国情教育、人口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各册教材都结合相关数学知识,不同程度地渗透了有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从总体上看,低年级侧重简单的、初步的环境知识,中、高年级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例如,低年级教材多次出现有关熊猫、燕子等动物的简单数学题,为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打下了基础;五年制第十册教材中通过让学生在一个路口统计半小时内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可以使学生联想到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而关于绿化和植树造林的例子在每一册教材都可以找到很多。
![]() | ||||||||||||||||||||||||||||||||||||||||||||||||||||||||||||||||||||||||||||||||||||||||||||||||||||||||||||||||||||||||||||||||||||||||||||||||||||||||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上一篇文章:现代教学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 下一篇文章:《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