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yin!我举了好几次手,你一次也没让我上台表演过。”这是一学生在课后向我提出的意见,也是我起初在英语教学中曾犯的过错。我挫伤了孩子“爱表现”的天性。从那以后,在我的教学中,一直注意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表现欲,并注意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经过实践,我认为教师认真,正确客观地对待学生的表现欲,对完善学生的性格,发挥学生的专长,培养其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善于及时捕捉到学生的表现欲。由于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年龄及对事物的认识等方面的差异,其表现欲的反映方式也不同。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善于表现,主动大胆很少顾虑什么,有的学生比较内向,沉稳,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还有少数学生则由于内心胆怯,羞于在公众面前说话,表演,尽管内秀却“引而难发”。作为老师需要真正了班上的学生,不仅要善于在课堂上“察言观色”,而且课后要进行广泛的调查活动,如与学生谈话,家访等。除了要发现表面活跃的学生的表现欲外,更重要的是善于及时的发现那些含蓄的,带有自我抑制性的表现欲,给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的机会。
其次,要关心爱护学生的表现欲。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但心理素质不稳定。关心爱护学生的表现欲,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增加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这些情况,教师要对学生满腔热情,给予理解,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不要吝啬说“Good!”“Very nice!”“Clever!”不要过多苛求某些细节,尤其在学生进行对话,表演,背诵的过程中,只有关心爱护学生的表现欲,适时给予鼓励表扬,才能逐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和紧张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逐步养成主动参与的好习惯。
第三,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其表现欲。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我表现,教师才能把握教学力度,获得可靠的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首先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其表现欲。课堂上可进行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相互问答;学生问,教师答。课后可开展“英语角”“每周一览”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锻炼机会。其次,教师本身充沛的精力,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风趣的表演,都能给学
生以深深的感染和亲切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表现欲。另外,教师要当好“评委”,公正恰当的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表现结果。
第四,要自然巧妙的引导学生的表现欲。在课堂中,要统观全班,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表现欲采取相应的方式,给予及时,正确,巧妙的引导,使学生始终处于完成任务的兴奋中。同时还要注意区分学生的表现欲是否恰当。对于有益于集体,他人和自身的表现欲予以扶植和发展,反之则需抑制。
总之,正确对待和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