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于直接法主张用归纳法教语法。交际法在用意念——功能取代教学语法的企图失败之后,也主张采用“具体用法”、“语言意识”、“隐性语法”等等方法去教语法。只是交际法的产生是为了寻找一条理想的教学法以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
二、交际教学法以后的外语教学
交际教学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它是适应两种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方面,经济发展提出了普及外语的需要;另一方面,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应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必须提高学语速度。两种需要的综合使人们在哲学观点上走向了现实主义,企求从满足现实需要着眼去创造外语教学法,而不像交际法以前那样从改进既有外语教学法着眼去构思新的教学法思想。所以交际法的实质是一种适应现实需要的外语教学法思想。
我们这样说有五点根据:1从操作层面看,交际法可以概括为“急用先学,学用结合,立竿见影”;2从立论根据说,它曾企图用意念、功能范畴取代传统的教学语法,从而落实因乔姆斯基学说而引见的语言习得论(内在论);3从建构目的说是为了解决欧共体在经济发展中的语言障碍;4从使用结果看,据《人民日报》1998年9月2日6版报道,经过20多年的交际法教学实践,“欧洲青年人会讲两种以上外语者为数并不多,在成年人中间,可用一门外语阅读者,也只占45%”;590年代以来产生了实现交际法理想的模式,这些模式大都持弱交际观,可看作交际法的变体,变去变来都在想提出一种更加简明易行的“急用先学,学用结合,立竿见影”的模式。但截至目前,仍不能认为已有一种可以达到这种理想的模式或路子。因为交际法的根植于理性主义(*乔姆斯基学说),而其生长却采用了经验主义(*通过交际学交际)。这造成了交际法提出之后的混乱情况。
美国亚历桑那大学刘骏教授把交际法以后的教学法统称为“后教学法时代的教学法”(Methods in the PostMethods Era)。他根据自己所作的调查研究,认为这个时代是交际法、折衷法、近代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读法、暗示教学法、默教法、全身反应法、自然途径、集体语言学习法等10种方法的自由选用。笔者认为,这种选用正是着眼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之需要而进行的实性探索。这种探索不是追求改进某一种教学法,它表现了人类在教学外语中正在力求适应现实的需要,而提出自己的理想。所以交际法的内容基本上与在早的教学法极不联系。反观交际法以前的教学法却主要是为了改革外语教学现实而提出自己的理想。比如,直接法是为了改革翻译法,听说法是为了改革直接法。不过,宏观地看,改革现实的需要是加快和普及教学外语,适应现实的需要也是加快和普及外语。外语作为语言不能脱离三要素,外语作为实际运用于交际之中的言语(parole,speech)或语言行为(performace),须得生成于语言系统(system of language,即语言)或语言能力(competence,指掌握构成某一语言所有话语的基础的代码的能力);而语言系统和语言能力实际是一种语言知识系统。所以,只要我们承认学习外语不可能象鹦鹉学舌那样学一句用一句,那就必须通过学习语言知识以养成目的语语言系统或语言能力。因此,排拆语言知识的外语教学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使是采用经验主义教学法,也得从接触积累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归纳提炼出语言知识。
三、语言习得论怎样看待语言知识
语言习得论推动了外语教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外语教学的混乱。
语言习得论源自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理论。这个理论提出了心智主义(Mentalism)的认识论思想,对于语言是什么和人类怎样获得语言作了全新的解释: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种属属性,它是由人类的遗传基因规定下来的一种特定物质状态,存在于大脑中,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发育成长而进入一种稳定状态,先获得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知识,从而具体运用该语言的能力;再由语言能力生成无穷无尽的语言行为。因此,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是人脑中不依靠学习而能自然构建起来的一种系统,是语言学习的内容。但它是一种物质状态,故不能简单地解释说“语言是用于交际的符号系统”。这样,语言知识/能力的形成便是在后天语言经验的作用下,从元始状态(initial state)进入一种稳定状态(steady state)的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靠“刺激—反应”训练而形成的习惯。这个理论推演开来,就认为人类借助大脑中存在的先天语言属性,形成语言能力(competence),有了语言能力便能生成语言行为。这种先天语言属性被称为包含了所有语言之普通原则的普遍语法,普遍语法体现语言习得机制(L.A.D.)。所以人类获得语言是一种生理现象,既不依靠认知活动,也不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其内部过程应是固定不变的,只是?嗣巧形刺矫鳌U庋枋龌竦糜镅缘墓毯兔枋鲇镅缘姆⒄咕筒灰耸褂醚埃Ω檬褂孟暗?获得,acquisition)。那样才可表明,获得语言是在接触到的目的语材料激活固定在普通语法中的参数后,逐渐形成的语言能力的结果。所以习得是一个内在的遵循一定程序规律的自然过程。反之,学习却是一个外力灌输的过程,是把动物学习规律用之于人类学语的过程,是不符合人类语言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从这种演释出发,人们开始研究语言,并有意无意地把语言习得一语看作科学概念,而把语言学习看作是前科学概念。
西方研究语言习得的人员很多,其著作多不胜读,观点之多也难备述。但互相矛盾、前后矛盾的观点也不在少数。这些研究范围既广,内容也细致深入,对外语教学有其贡献。比如,对中介语的研究、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以及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等等。但他们始终或明或暗地以语言的内在生长论为基础,并且似乎忘了内在生长论的标志是习得者取得目的语的内在语法煌薱ompetence的基本含义是语言知识:忘了knowledge of language也表示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他们脱离了语言知识这个立脚点,而又引用语言学习论的一些内容以求自圆其说。弄来弄去,以至对习得这个概念也没形成共识。比如,我国同行熟悉的、研究语言习得很有成就的学者Rod Ellis在所著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一书(1994年版)的绪论中就说:“...the nature of this object(*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in) is far from clear....
In order to study how learners acquire a second language, a clear,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what is meant by the term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