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通过脑桥的大量神经纤维连接起来。人脑的左半球主要是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和对象细节的逻辑分析,它的功能是以分析为主的逻辑思维,具有理性认识的功能。人脑的右半球与知觉和空间有关,具有形象、直观、整体思维的作用。回顾我们传统的物理教学,开始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后来,我国的物理教育开始重视能力的培养,但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直至今日在物理教学中的智力开发,还是着重于大脑左半球,即以逻辑思维、聚合思维的智力开发为重点,而对发展创新思维至关重要的右半球的机能开发还远远不够。
例如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常有一些思维活跃而跳跃的学生喜欢应用直觉思维进行猜测,有时喜欢“跟着感觉走”。其实,直觉猜测是直觉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牛顿曾经这样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但是,这样的学生往往得不到物理教师的认同;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把这些学生和“偷懒”联系起来。我们物理教师在更多的时候注重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所以往往不喜欢这种思维跳跃的学生,而偏爱循规蹈矩一步一步向前的学生。
可见,直觉思维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还远远没有得到师生双方的重视。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物理创造思维,就绝不能忽视开发右半球的直观思维、直觉整体思维。应该把两个脑半球的作用统一起来,在传统的重视物理逻辑思维培养的同时,也着意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二)对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创新思维的理解:
1.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尽管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和物理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是相似的,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阶段就作出类似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样的伟大创造和发现。著名教育家刘佛年先生曾提出:“学生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有点新思想、新意思、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等,都可称得上创造。”
确实,对学生而言,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也只能是“初级阶段”的,是一种“虚拟创新”,即对学生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是创新的过程,但不一定涉及社会和科学价值的创造思维。如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某一概念,建立某一物理规律,或在解决实际物理问题中,运用了某种新的方法等都可以称为创新。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理解,那么,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再也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凭空设想,而是完全能够在物理教学中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做好的。
2.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基本过程和直觉思维的关系:
按照前面总结的约瑟夫•沃拉斯提出的关于创新思维基本过程的四阶段理论,并参考其他科学家和创造学家对创新思维过程的分析,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创新思维基本过程的分析作了以下的尝试:
(1)预备过程:指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预习、复习、听课或练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收集信息,挑选资料,积累有关物理概念或规律的感性材料;经过探索发现问题或确立目标,也经过了一定逻辑思维过程,但不一定能得出结果;
(2)酝酿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以无意识或潜意识的方式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和组织;
(3)直觉过程:经过直觉判断、直觉想象和直觉启发得出结论、构思或假说;
(4)验证过程:直觉过程所得的假设、结论等不通过验证,只是一种设想。只有通过了验证,才能成为科学的真理。验证过程主要是通过逻辑推理进行理论论证或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若结果错误,则返回前述过程。若结果正确,则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建立正确的物理理论,即得出了创新的成果。
所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物理直觉思维也是创新思维基本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着意直觉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直觉思维和逻辑论证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
三.物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综上所述,物理直觉思维对学生创新思维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直觉思维具有突发性和飞跃性,它的前半期是在下意识的层次中进行的,而不是人们意识到的,自觉进行的思维活动;经过潜意识(下意识)的思考之后,某些知识经验之间的沟通,往往是突然发生、瞬间完成的,正如那些思维跳跃的学生自己所讲的是“灵光一闪”。在教学过程中,若要抓住学生的这些“一瞬间的闪光”,引导他们按照创新思维的基本过程进行,就必须有具体的策略对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行培养和训练。
1. 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和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直觉思维的最重要的一点。假如我们教师给学生的是一种“无法亲近、高高在上”的感觉,那么,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出了一些直觉判断、直觉想象或直觉猜测,他也不敢告诉我们,当然无法对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行培养和训练。笔者所任教的前几届学生中,关系一直都很融洽,不但课后师生能愉快地交谈、聊天;即使在课堂上,学生有什么想法或问题,也乐意举手。笔者也特意在每一节课前5-10分钟安排一位学生到讲台前谈一些对学过的物理概念、规律或方法的体会,甚至发表一些对笔者教法的看法。正因如此,笔者才有幸能了解许多学生直觉思维产生的“奇怪”的想法,有时也是“绝妙”的想法;才有机会对学生的这些直觉思维的产物进行合理的引导、培养和训练。
2.在教学中,鼓励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应用直觉思维:
这一点,可通过下列几条具体途径实施:
(1)多介绍物理学家运用直觉思维的实例;使学生了解,从物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它的每一次重大革新与发展都离不开直觉思维;使学生了解,直觉思维跟逻辑思维一样是科学研究和创新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思维过程;使学生从主观上重视直觉思维。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勇于运用直觉,正确对待直觉思维结论的错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学生在直觉思维过程中产生的想法有许多是错误的,当他多次看到自己的结论错误时,往往会失去信心,这时正确对待直觉思维结论的错误显得特别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曾说:“世人何尝知道,在那些通过科学研究工作者头脑的思想和理论当中,有多少被他自己严格的批判、非难的考察,而默默地、隐蔽地扼杀了,就是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得以实现的建议、希望、愿望以及初步结论,也不到十分之一。”著名科学家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呢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