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作为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手段已成为中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解题才能在劳动量一定的条件下获取更多的劳动成果呢?笔者觉得应从解题后的反思入手。
一、反思解题方法
例1 如图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三角形木块a,若物体b在a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 )
A. a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
B. 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
C. 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
D. 因未给出所需数据,无法对a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
解:本题通过对物体a、b进行受力分析,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可解得选项A正确。
反思1:由于b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的受力和静止在斜面上的受力完全相同,所以本题可以认为b是静止在斜面上的。而b在斜面上的静止和b是a的一部分对a的运动的影响,效果相同。因此又可以认为b是a的一部分,于是得到如图2所示的模型图。
由模型图我们可以看出,模型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
力N作用,水平方向无分力。于是我们找到了正确选项A(这实际是本题的解法2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