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呢?
提出近似法: 在小车的质量M>>砝码质量m时,拉力F≈mg。
在上述课题中,从实验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及实验方法的选择上都用了多种科学方法,让学生领会到这些科学方法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3、拓宽STS教育的内容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的高科技问题与中学物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介绍一些现代科技成果,如:在讲“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节时,抓住其实质再讲述有关回旋加速器、磁流体发电机、质谱仪等仪器的原理、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紧随时代步伐,及时捕捉反映科学前沿与动态的最新消息。如:我国发射“神舟”载人试验飞船、超导悬浮列车的试运行、低温的获得、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等等。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物理学习的信心,又可以破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坚定探索科学奥秘、献身科学的信念。
4、重视实验设计思想的展示和创新
物理实验现象本身就具有鲜明、直观的特点,能够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实验思想的展示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让其不唯书、不唯教师,大胆创想。
(图三)三)(
(教学实例)在做“压缩气体、气体内能增加”的实验中,简内易燃物产生明亮的火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实验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简内放易燃物?为何迅速压活塞?等等重要问题,在学生的脑海中仍不清楚,不明确。若在教学中改变上述做法,而是在实验时先不放易燃物压缩空气,让学生讨论空气内能是否增加?这时学生感到困惑不解;再让学生创想内能增加与否能看得见吗?从而自然引出一个实验设计的问题情景:怎能变“不可见”为“可见”。顺着思路展开实验教学过程。这样不但极大地增加了实验的教学功能,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又如在“电阻定律”教学中,为了增强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感性认识,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小心地割去60瓦灯泡顶部的玻璃组成图三的演示装置。②用酒精灯在灯丝下方加热。③观察电表指针的变化情况。④再移去洒精灯观察指针的变化情况。这一动态观察,直观、鲜明,弥补了温度可以改变电阻率这一感性缺陷。
5、提高建模能力
STS教育的内容已在近几年的高考卷中充分体现出来了。笔者统计了2001年的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单物理部分而言,STS的内容涉及了14个小题,共85分,占物理部分的68%。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素材,寻找知识间的渗透点和切入点。由于STS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多样性,且各因素相互交结在一起,学生不能抽象出问题的本质特征,导致建立模型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联系实际问题,通过实际情景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平面镜
激光器
天花板
(图四)
例如:2001年高考上海卷中第13题,利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主要考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将实际的对象和过程进行理想化的抽象,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从而解决问题。
(二)、开设STS教育的活动课,使之成为STS教育的活动阵地。
由于STS教育内容涉及科学、技术、社会三个方面,内容广范,这就决定了STS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必须是多样化的,必须冲破传统的课堂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
1、开设开放性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开放性实验作为物理学科实验素质能力培养的有益补充。结合教材中的小实验、演示实验、开发(改进)实验仪器,结合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动手、动脑、手脑并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为了研究“物体的微小形变”时,把微小形变很直观地展示出来,在开放性实验中发明了以下装置(如图四),通过激光器在天花板上的光斑移动,把桌面上的微小形变放大地显示出来。
2、建立课外实践活动基地
除了常规的兴趣活动外,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利用社会关系建立一些科技实践基地。开展一些土壤成分、环境等问题的调查;深入到一些养殖户中,开展试验;参观厂矿、企业,了解科技发展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活动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树立起为社会服务的信念。
3、开设有关STS教育的选修课
结合学校的课程设置,利用选修课拓宽STS教育的内容。在高一、高二年级中先后开设了“创造发明技法”、“航空航天技术”、“生活物理趣谈”、“物理方法谈”等内容,不断丰富STS教育内容,使之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窗口。
三、初步收获
1、通过STS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
在STS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应用,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生活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抽样调查表明,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关心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2、通过 STS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STS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接触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针对水资源缺乏,如何使生活废水再利用这一问题。我校学生设计了“生活废水再利用水箱”,即在现有的抽水马桶上再串一个水箱,另一头跟洗脸盆连接,通过洗脸盆的废水作为抽水马桶的水源,从而实现了生活废水的再利用。又如:针对我县桑园土壤酸碱度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我县蚕桑业的现状,我校学生组成科技兴趣小组利用节假日,深入桑园田间,进行采土取样、化验、研究治理方案,并付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一治理方案受到了蚕农和县蚕业站的高度评价。撰写的科技论文《海盐县桑园土壤酸碱度的调查和治理对策研究》一文,在2001年浙江省首届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由此可见,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
3、通过STS教育,提高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STS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注重联系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习了知识的实际应用,改变了过去那种重理论知识轻实际应用的趋向,提高了学生正确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愿意把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进行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如:针对目前市场上塑料袋封口机,宜损坏、价格贵的现状。我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