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历史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反思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8 14:11:08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为这一次不同以往,这一次的外来文化出自一个在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地区。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一次利用传统文化挽救国家民族的尝试失败后,中国一些知识分子把目光彻底转向了西方。最终在五四运动这场各种理论的大较量中,马克思列宁的共产主义学说脱颖而出,成为了其后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的主旋律,而他也不负众望,指引中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终于赢得了自身的解放。

 

    冷战的铁幕拉开之后,正在为自己的成就骄傲不已的中国人忽然沮丧地发现,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了,而且这一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中华民族仍然没有摆脱“最危险的时刻”。苏联垮了,东欧乱了,共产主义这一次恐怕是再也救不了我们了,一些知识分子又把目光投向了西方,希望能再次从那里找到灵丹妙药。

 

    与此同时,一直为西方经济和社会问题所困扰的某些西方学者却把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东方文化,认为能解决人类目前困境的答案就在那里。新的千年将是一个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代,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最终必将产生一种全球经济、全球文化乃至全球政治。中华民族将为这一统一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出什么样的贡献呢?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我们不积极参与,在这一全球化中就不会有我们的利益,我们就将像南北美和澳洲的土著一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失去自己的民族特性,被同化,走向消亡。

 

    文章写到这里接下去就该谈一谈西方文化的缺陷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了,可惜在下才疏学浅,无法做理论上的分析,只能谈一点自己的感觉。西方文明是一种走极端的文化,先是笃信上帝,把一切交给上帝来安排,当发现上帝的虚无之后又笃信自己,认为人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可以为所欲为。近代西方的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一种扩张性的、消耗型的文化,他使人的力量空前强大,强大到足以破坏人的生存环境;使人的活动空前剧烈,剧烈到很快将耗尽地球的资源,而产生的废物将使人类面临难以想象的灾难。就以现在政府正在使用的凯恩斯主义而论,不断以政府赤字来扩大消费、刺激经济,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有一两个地球还可以承受,因为可以向其他国家转移环境甚至经济的灾难,但要是全球都像美国这样做,恐怕到头来只有靠最原始的手段——战争来解决资源稀缺的问题了。中国文化则一向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不仅是社会领域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人相信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但却认为这种力量更像是一种类似客观规律的东西,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要赢得对自然的自由,只有靠自己去认识这一客观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人通过努力,能够成为佛、神仙、圣人。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中拥有最为健全、最为强大的人格。为了给这一点提供佐证,我想请大家注意在核炸弹出现之前最强力的武器;火药,在它的发明地中国,它最广泛的用途是用来制造一种祥和热闹的气氛。这对现在和平利用核能的呼吁来说,实在是一种鲜明的对比。是中国人不够聪明,不能利用火药制造出杀伤力更大的武器吗?我觉得在这里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力量。现在,中国文化作为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我希望,对整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并把她推向世界的工作还是能由中国人自己来完成,不要又像花木兰似的由美国人来告诉我们中国的女民族英雄是什么样的。对于netfox兄文中的其它一些说法,我也想谈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不能摆脱经济和政治来谈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不同阶级各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反映在文化上就有不同文化思想。在反映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儒教伦理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同时,还有着反映农民阶级思想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水浒传等民间文化的存在。商人阶级应该也有自己的文化,可惜我对此没有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因归根于封建地主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落后,而不单纯是没有吸收新鲜血液的原因(因为有了新鲜血液也不见得能吸收)。“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甚至可以包括文化大革命,都是政治上的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其次,思想文化对经济有着极强的反作用力。封建社会之所以在中国维持了那么长时间,创造了相当的辉煌,是与成熟的儒家文化分不开的。相应的,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必须有一套市场经济的思想文化来与之相适应。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时的原则,就是能否适应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东西,要坚决踢开;该放到博物馆里的东西,就留给学者们去研究;西方先进的东西,要毫不犹豫地拿过来。我们复兴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崭新的、适应新时代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像日本那样紧抱着一些所谓国粹不放,认为只有这样才是中国特色,其实是一种非常虚弱、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们有比这些所谓国粹更精彩的东西,他们才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