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
2页,当前在第
2页
上一页 [1] [2] 庆“六一”文艺晚会演出原创歌曲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和原创节目奖。五是组织策划、创作生产的民族风情山歌戏《七彩畲乡》首战告捷。民族风情山歌戏《七彩畲乡》,从2008年3月构思创作,到12月正式投排,至今年2月24日为我市“两会”献演,再到3月1日选调进南昌参加全省“相约春天——2009新春展演季”展演,整个创作生产周期历时一年。这项大
型文艺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果,囊括“江西省2009年新春展演季”活动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演出奖两个最高奖项,其中优秀组织奖全省排名第一,实现了20多年我市无大型剧目参加全省戏剧演出零的突破,填补了##市文化艺术史上的空白。演出盛况分别于3月25日和26日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戏曲采风》栏目连续播出,《中国文化报》、《江西日报》、“新华网”、“中国旅游新闻网”《江西社科网》等报纸媒体纷纷撰文,高度评价《七彩畲乡》。
2.加强文化交流,打造跨省文化沟通互动平台。2008年我们加强了与相邻省市间的文化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力促##文化上水平上台阶。首先是组织人员参加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和相邻省市的艺术赛事。通过观摩艺术作品、实地考察的形式,了解和掌握兄弟省市的文化发展动态,学习借鉴他们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其次是通过举办“##——金华首届舞台艺术精品交流活动”,促进两省市文化沟通互动平台的构建。活动期间我们组织来宾考察了##市容市貌、文化设施、经济开发区和龙虎山风景区等;召开座谈会交流两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情况;三是精品剧演出交流。金华市婺剧团演出了舞台艺术精品“大型新编历史剧《遥祭杏花村》,为##市民送来了精美的文化大餐,得到了广大市民和业内人士的普遍好评。
3.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产生重大影响。2008年,我局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和系列重大决策,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一是举办了主题为“新起点、新跨越”的大型歌咏比赛;二是举行了春节文化大拜年游行活动;三是举办了元宵文艺晚会;四是举办了##市首届龙虎山民俗表演大赛,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新闻报道;五是举办了大型中秋文艺晚会;六是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歌咏比赛和文艺晚会等系列文艺活动;这些活动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展示了我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新成果,讴歌了我市发展的新成就,尤其是“欢乐舞台——唱响和谐新##”广场文艺演出,已成为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去年共演出30多场,观众近3万人次,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精心实施民生工程,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根据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我局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图书馆维修改造工程、基层文物维修和保护工程的实施。去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免费送戏下乡任务176场,农村电影放映5799场,开展乡镇文体活动86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民生工程7项考核指标体系任务的100%。余江县财政局、##市艺术团被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评为2008年度全省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先进集体,两名基层文化工作者被评为先进个人。大力实施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抓进度、抓质量,目前,国家专项资金建设的我市10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5.狠抓项目,强化监督,推进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创新发展。针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问题,我们以“重点抓项目、抓重点项目”的思路,以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全市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我局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落实了水浒主题公园项目,把该项目作为重点突破的工作抓紧抓实。我们主动策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加强同省文化厅的对接,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的载体,我们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实现文化市场安全运行的基础上,以抓文化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促进了全市文化市场的全面繁荣。2008年,我局以开展文化市场奥运保障行动为重点,把“创建平安文化市场,开展奥运保障行动”作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强监管,实现了全年文化市场安全稳定运行。
6.市博物馆免费开放,文物保护全面加强。2008年,市博物馆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对精品库房进行了全面改造,被列为全省84个博物馆免费开放之一,为宣传##、教育群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加强了文物保护力度,一批省保、国保单位得到有效保护。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启动,成立了工作机构,举办了文物普查培训班,落实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项经费。调查启动率100%,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2处,其中新发现37处。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组织举办了2期文物古玩交易会,使更多的市民群众了解文物,爱护文物。加大了文物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造册工作,我市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三、努力实现“班子过硬、队伍一流、作风优良”目标,全力打造“政治坚定、廉洁高效,务实创新、敬业奉献”的优秀文化团队
1.班子建设进一步强化。2008年,我局在班子建设中主要是“三抓”。一抓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党组成员带头学习科学发展观,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带头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学习调研,不断拓宽班子成员视野,提高把握大局和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的能力;二抓民主集中制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在广泛征求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党组会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不搞个人说了算。班子成员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认真执行党组的决策部署,履行自己的职责;三抓民主生活会制度建设,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会前党组均作专题研究,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每位班子成员都准备
发言提纲。会上,班子成员做到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提出来,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加强沟通、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预期效果。班子成员坚持做到讲政治、重品行、讲大局、重事业、讲原则、重感情,班子内部始终保持风清气顺、心齐劲足、团结和谐,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
2.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优化。2008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直文化系统精心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政务环境优化年活动,使机关内部的各项制度、措施和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政务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市直文化系统风气越来越好。
3.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局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为目标,以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切实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2008年,我局还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上廉政课2次,受教育人次60余人,从思想上筑牢反腐防线。在局机关干部任用、政府采购、文化市场行政审批上,集体研究、公开透明、阳光操作,从2008年5月至现在,我局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多不足和差距,一是文化设施比较薄弱,经费投入不足;二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快;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四是文化人才紧缺等等。对此,我们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入分析问题存在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关于文化设施比较薄弱和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一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城市环境整治的号召,根据局党组决定,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将一楼已出租的店面全部收回,全部用于公益性文化服务,配合有关部门打造文化精品街。二是策应市重点建设工程——夏埠新区开发,积极筹备##艺术中心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三是重点抓好10个乡镇文化站建设,确保6月底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部完工。四是抓好贵溪市图书馆(投资100万元)维修改造和余江县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力争我市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上一个新台阶。
(二)关于文化产业发展不快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1、编制##市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邀请有关专家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经批准后,作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2、开展承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化建设研究,提出我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意见供市委、市政府决策。3、继续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培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4、充分用好用活用足文化产业政策,吸引文化投资,做大做强文化市场。
(三)关于文化人才紧缺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一是继续实施“5511”人才工程,即用五年时间培养5名突出人才、10名拔尖人才、100名优秀文化人才。二是招录一批具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从事文化工作。三是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实行“传、帮、带”。四是选送有一定特长和基础的文化专业干部赴高校学习进修,开拓视野、增长才干、丰富知识。
各位领导、同志们,你们的评判就是衡量我们工作最好的标尺,你们的评价就是我们改进工作的动力和努力方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扎实工作,埋头苦干,努力实现文化工作的新跨越,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文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本文章共
2页,当前在第
2页
上一页 [1] [2] 上一页 [1] [2]

[
返回上一页]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