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两广人称为功夫,民国初期简称为国术,被视为中国文化之精粹,故又称国粹。由于历史发展和地域分布关系,衍生出不同门派。中国武术主要内容包括搏击技巧、格斗手法、攻防策略和武器使用等技术,练习套路时显示出身体动作的优美姿态。中国武术以自立自强、健体养生为目标,往往带有思想冶炼的文化特征及人文哲学的意义,对中国的大众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用棍棒等工具与野兽搏斗,逐渐积累了一些攻防经验。而商代田猎更被视为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商周时期,利用“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故认为武术可以以舞蹈形式演练。周代设“序”,“序”等学校中也把射御、习舞干列为教育内容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很重视格斗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齐桓公举行春秋两季的“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在这时期,剑的制造及剑道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秦汉时期,盛行角力、击剑,有宴乐兴舞的习俗,其形式更接近于今天武术的套路,鸿门宴中即有项庄舞剑。汉代,枪的应用达到巅峰,各种枪法开始出现。据传华佗首创“五禽戏”,是中国武术套路的滥觞。人们都认为武术起源于战斗的需要,但是大部分还是来自民间的私斗。军事用途的武术和民间武术的要求不同。南北朝时期,佛教禅宗始祖达摩有可能把印度的武学带入中土河南嵩山少林寺里。唐朝李世民时有少林寺僧兵及武僧纪录。唐朝武则天于公元702年订出武举制度,选举军将人才,并用考试的办法授予一定的称号,这大大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宋、明、清亦从之,至清末废除,历代皆有兵员军将之世袭制度,此时武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并产生流派承传,进而影响到东南亚各国。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