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2015春沪教版语文二下《马鸣加的新书包》ppt课件1
一年级的马鸣加 马鸣加上学不到一个星期,就对妈妈说:“我最不喜欢上语文课。” 妈妈问:“为什么?” “因为语文课要写生字,生字本很小,里面的格子更小。可老师又规定字不能写到格子外面来……”马鸣加抱怨地说。 妈妈打开马鸣加的生字本一看,只见马鸣加写的字,要么左半部分像手臂似的伸在格子外面;要么下半部分像长腿似的伸到了第二行的格子里面。老师的批语几乎都是“认真点!”“重写!”“字体要端正!”等等。 妈妈说:“格子就是用来规范你的字,不然以后你写长的文章,要用多少纸啊;如果是信要邮寄的话,那就更不方便了!” 尽管妈妈这样说也有道理,可马鸣加一写起来就觉得很难,手好像一下子不是自己的,算了,马鸣加干脆放弃了,怎么舒服就怎么写,只要现在能完成作业就行。 马鸣加的字成了全班最差的。 “再这样下去我要罚你重写了!”老师这么一说,马鸣加本子上的“手”和“脚”就伸出来少一些,要是不说,马上就长“长”了…… “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年级里要举行联欢会,有演出任务的同学自己把节目名字和姓名写给报幕员。马鸣加有一首诗朗诵,题目叫《百变爸爸》。妈妈帮马鸣加排练了好几天,希望马鸣加能帮他们一(1)班争得荣誉。 这天,报幕员是一(2)班的女同学。节目都演得差不多了,怎么还没有报到马鸣加的,马鸣加坐在台下急死了! 终于,报幕员又出来了:“下一个节目,诗朗诵《百变爸爸》,表演者,一(1)班,马口鸟力口……” 当报幕员把节目单拿给老师看,老师一看,笑了,然后再拿给马鸣加看。马鸣加一看,没笑,而是脸涨得通红。 同学们都在叽叽喳喳,说这个名字真好玩! 郑春华,中国作协会员。1980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1981年调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当编辑。出版有儿童诗集《甜甜的托儿所》、《小豆芽芽》、《圆圆和圈圈》。中篇小说《紫罗兰幼儿园》,童话集《郑春华童话》等。其代表作《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多年畅销,已成为中国优秀原创儿童文学最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由它改编的同名动画片风靡全国,深受孩子们喜爱。 的 姥姥、舅舅、婶婶他们都 送礼物给他。 lǎo jiù shěn lǐ 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马鸣加想怎样用这五只书包? 马鸣加是( )。他有( )只书包,准备( )。星期一用( )的书包,星期二用( )的书包,星期三用( )的书包。 一年级的小学生 五 一天背一只 黄色 绿色 红色 星期二早晨,马鸣加拎起黄书包—— 哦,黄书包是周一用过的,今天该用绿书 包!他打开黄书包,把里面的课本一股脑儿 全倒进绿书包里,这才背着走。 · · · · gǔ 上课铃响了, 。 哎!这只书包有点奇怪。背上它,觉得特别轻松。“准是早饭吃得饱,有力气。”马鸣加这么想着,快活地朝学校奔去。 啊?怎么是空的?马鸣加羞愧难当,真想一头钻进书包里去。 xiū kuì 羞愧=害羞 惭愧 啊?怎么是空的?马鸣加羞愧难当,他想: 。 马鸣加懊丧地对妈妈说:“你看,只用 一只书包也不行。” 懊丧 懊丧=懊恼 沮丧 因事情不如意而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第二天,妈妈用一根红丝线,在绿书包的背带上绣上三个字:马鸣加。 xiàn 马鸣加是( )。他有( )只 书包,准备( )。星期一用( ) 的书包,星期二用( )的书包,星期三用 ( )的书包。 可是星期三他( ), 这使他( ),他决定只用( )。 可星期四放学时他竟然( )。 后来,妈妈( ), 马鸣加的书包就再也没有( )。 一年级小学生 五 一天背一只 黄色 绿色 红色 忘记把书放进书包 羞愧难当 绿书包 把别人的书包背了回来 在他的书包上绣了他的名字 搞错过 马鸣加,我想对你说: “ 。” 读词语,再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喜欢 轻松 羞愧 快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