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地址列表
|
>文件大小:230 KB |
>下载次数:13 |
|
|
>更新时间:2009-09-25 16:09:38 |
|
|
免费下载
|
|
|
广告
| |
|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
|
|
|
简 介 |
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①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②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盐溶液水解后pH越小,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③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④常温下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⑤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⑥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⑦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2)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①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②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盐溶液水解后pH越大,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③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④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与H2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