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双语教学的功能与应用
1.双语教学的功能
(1)正面功能
1)促进民族间的融洽与互补,促使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双语教育的正面功能主要是融汇一个国家/地区之内不同族群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互补。因为很少有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许多地区也存在多民族共处;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长短互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理解与互补集中体现于文化,而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因此,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十—分珍视自己的语言,把使用自己的语言看作自尊的体现。所以,多民族的国家/地区进行双语教育是完全必要的。比如,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中小学实行双语教学就能发挥它的厅面功能。
2)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专门人材。双语教学将全部科目或部分科目的教学活动沉浸于作为教学语言的外语或第二语言之中,造成人为的双语现象,改善了外语/第二语言学习的目的语环境,有利于培养高级专业外语人才。
(2)负面功能
1)排挤学生本族语的使用,剥蚀学生所属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在双语教学中,从掌握双语的水平来说,学生的本族语/母语本是他的强势语言,外语/第二语言则是他的弱势语言。甲类双语教育重视保护学生本族语的学习与使用,它在中小学开设用少数民族语讲授的课程,供少数民族的学生和自愿学习少数民族语的学生选学,从而保证少数民族语言在教育中的运用,保护学生的强势语言不被排挤和剥蚀与此相应,乙类双语教育以外语/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其目的是扶持学生的弱势语言;但如果过于夸大外语的价值,则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理上也会排挤和剥蚀本族语的价值空间,那就会背离我国当前基础外语教育的宗旨。因此,实施乙类双语教育,在扶助学生弱势语言的同时也应保护他们的强势语言。
2)对学生掌握本族语/母语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双语教学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外语专门人材,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这种专门人才的高水平突出体现于能按外语民族的思维逻辑和行为习惯去运用外语。但是,这就可能对学生母语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即把—些外语的思维、习俗和词语不恰当地引入本族语,造成本族语的混杂与不纯。此外,我们还须注意,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变换的技巧必须分别学习和掌握,所以依靠双语教育培养出的高水平的外语人材有可能只是—个难得的、会讲两种语言的人(ambilingual),而不一定是合格的翻译人材,因为他(她)很可能把本族语/母语用得不规范。因此,乙类双语教学对掌握本族语/母语的消极影响是存在的。
2.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应用
(1)我国于1862年在京师同文馆开设英语专业课,当时是上午学中文学科,下午学外语;外语由“洋教师”执教,中国教师助教,这当然并不是双语教学。20世纪初,外国教会在我国办起了学校, 自接法也逐渐引入;在一些教会学校陆续推行了双语教学,最早似乎在湖南的雅礼中学,其后少数名牌教会大学及其附中、附小也实行双语教学。其中自小学到大学均实行双语教学,且成效显著的学校是圣约翰大学及其附中和附小。这些学校只有国文(汉语文)和中国史两门课程用汉语教学,其他课程以及校内外活动一律用英语。但从双语教学模式看,还不能算作全浸式。圣约翰之外运用双语教学并取得成效者仅有金陵大学及其附中等屈指可数的几所学校。其他一些教会学校以及非教会学校也有引用双语教学的,但一般都欠规范且无显著成效,、比如,采用外国教材却用汉语讲授。事实卜,自辛亥革命至1949年建国之后近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许多精通外语的学者、教师都是通过常规外语教育培养出来的。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双语教育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材。因此,从历史上看,常规外语教育所主张的力学不倦、勤学苦练是掌握外语的必由之路。
(2)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中学实行双语教学。在这种学校里,汉语作为主流社会的通用语言有排挤学生本族语/母语学习与运用的倾向,应当通过甲类双语教育来保证少数民族学生能用本族语学习一定的科目。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混血学生或汉族学生也可通过甲类双语教育去精通少数民族语言。此外,少数民族学生因自己必须要学本族语和汉语,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自然具有与非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学生不同的特点。但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英/外语教学从大纲到教学方法仍与汉族学校要求相同,这是—大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乙类双语教育的实验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3)确实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乙类双语教育,即用学生所学的外语讲授部分科日。所谓“具有条件”主要是指具有用外语教授非外语科目的教师。这些教师必须是专业教师,而且其外语水平不仅可以用来自由交流,还能讲解、辨析、例证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开展相关的实验、实践以及课外活动;决不是能看英语专业书或大学英语过了六级者就能胜任双语教学。东北某大学的附中曾在数学课中实验用英语教学,实验教师看英语书没有困难,英语口语能力也尚可;加之数学的文字结构不深,实验无疑会成功。但事实却相反。因为用英语读懂数学问题不难,而用英语论证或答疑困难却很大。现在北大、清华等名校选用国外教材,但据说有些教师尚不能自如地用外语讲授。因此,教师条件并不是能够容易解决的。如果聘请外教则须对其专业能力加以考核,不要误以为外教都能进行双语教学。这样,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学校可能就是风毛麟角了。
我国中小学进行双语教学—般只能采用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或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因为,采用外语授课之前必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
外语能力。当然,也可以把学校“组装”成一个微型的以外语为本族语的社会,招收处于语言学习敏感期的低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起封闭在学校里像外国小孩在自己国家里学习一样,经过小学到中学的学习,到大学可以采用全浸式的双语教学,从而培养出高级外语人材。但是,中国人学会了外语,既要吸收国外有益的文化,也要传播中国文化,因而即使能“组装”成上述微型的外国社会去进行双语教学,也不可松懈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从而避免双语教学容易产生的第二个负面作用。
(4)一般的中小学校、外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即使外语师资条件较好也不宜提出双语教学的计划。因为办好外语教育的途径很多,不是非要借助双语教育不可。如果不具备双语教学条件的学校也要盲目追求搞双语教育,学校则需投人大量的物力和精力,反而会分散搞好外语教学的力量,甚至会走弯路。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家长和学生快速学好外语的心理而搞欺世盗名的“双语教学”,那就会误人子弟,甚至产生职业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Hartmann,R.R.K.等二人著黄长著等四人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
Richards,J.,J.Plait and H.Webber 1985.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Longman.
Seaton,D.1982.A Handbook of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erms and Practice.The Macmillan Press LTD.
陆效用:“质疑双语教育”,《文汇报》,2002年4月30日。
杨振常:“论英语教学语言”,《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科学出版社,1999年。
原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8期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