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话语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追踪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不同
特点。同时对一些理论问题的不同看法,诸如话语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划界、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也作了介绍和归纳。本文还着重介绍了话语分析这门新学科近些年研究的新动向。
关键词: 话语分析、篇章
1. 历史背景
1952年,Zellig Harris写了一篇题为“Discourse Analysis”(话语分析)的论文,刊登在Languag
e杂志上。此后,Discourse Analysis这个术语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一批研究者相继步入这个领域,进行探索
性的研究。在欧洲,Hartman,Schmidt等人开始从事话语分析,捷克斯洛伐克的学者对topic,comment等概念很
有兴趣,这引起了他们对话语结构的重视。由Halliday(1961)发展而来的“系统功能语法”,不只对句
子的主题结构进行分析,而且还对句子和话语的关系进行分析。在美国,Hymes(1964)编的Languagein
Culture and Society(文化和社会中的语言)问世,书中已经注意到“言语交际”的形式,并进行了“讲话
形式”等课题的研究。Pike对语言和人类行为语位的研究,也促进了话语分析的发展,他和他的追随者对土著
语中叙述体的研究一直与话语分析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段时间的研究是话语分析的萌芽时期,其特点是各自进行一些零星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其影响也不
大。
2. 形成和发展
2.1. 形成阶段
70年代(包括60年代底),从事话语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大批出现,一门新学科的雏形开
始形成,在语言学界引起了重视。
2.1.1. 大量论文、论文集和专著的出现
这段时期,研究话语的论文大量出现,专著和论文集也出了几十部。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reference
(指称),deixis(指示),anaphora(回指),context(语境),topic and comment(话题和述题),co
hesion and coherence(外在接应和内在接应),substitution(替换)等等。
有影响的论文集有:Studies in Text Grammar(篇章语法研究,Petofi& Rieser (eds.),1974);Text v
s. Sentence: Basic Questions of Textlinguistics(篇章和句子:篇章语言学的基本问题,Petofi (ed.),
1978);Cohesion and Semantics(外在接应和语义学,stman (ed.),1978), Paperson Discourse(话语
论文集,Grimes (ed.), 1978);Frame Conception andText Understanding(框架概念和篇章理解,Metzing
(ed.),1979);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12. Discourse and Syntax(句法和语义学,12卷:话语和句
法,Givn (ed.),1979)等等。
这时期有影响的专著有:Suprasegmentals(超语段,Lehister,1970);Some Aspects of Text Gramma
r(篇章语法的若干问题,van Dijk,1972);The Thread of Discourse(话语的条理,Grimes,1975);Dile
mmas of Discourse(话语的二难推论,Wooton,1975);Cohesion in English(英语的外在接应,Halliday,
1976);Cohesion in Literary Text(文学篇章的外在接应,Gutwinski,1976);Text and Context(篇章
和语境,van Dijk, 1977);On Understanding Grammar(理解语法,Givn, 1979)等等。
2.1.2. “话语分析”形成的动力和原因
70年代的研究相对60年代来说,既有持续又有变化。传统的语法分析已受到挑战。话语分析者在传统
语法分析中,加进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变异、言语行为、会话、独白、篇章结构、交际活动、认知和语境等等
新的概念。这段时间的研究为80年代话语分析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话语分析之所以在这段时间中形成,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1)受语言研究中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
。如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发现,许多问题在句内无法解决,只有借助话语分析才能
解决。又如社会语言学的研究,Labov(1972)对黑人斗嘴的话语、讲述的故事的研究,也促进了话语分
析的发展。2)理论语言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使人们把眼光投入到比句子更大的话语形式(详见陈平,198
7)。此处还有3)Austin,Grice和Searle等语言哲学家关于言语行为的研究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