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n主编的Topic Continuity in Discoukse: A Quantitative Cross-linguistic Study (1983)(话语中的
话题连续性:一种量化的跨语言学研究);G. Aston主编的Negotiating Service: Studies in the Discours
e of Bookshop Encounters(1988)(交易技巧:书店柜台前的话语研究);N. Coupland主编的Styles of Dis
course (1988)(话语类型);R. Coulthard主编的Advances in SpokenDiscourse Analysis(1992)(口语话
语分析中的进展)。
4.6. 注重口语研究
在话语分析中,书面语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好掌握,口语研究由于受到环境、设备、技术等条件的限制,
不易掌握。近些年来,人们对口语的研究有所加强。比较引人注目的是Text杂志1993年第2期出的一本专
集,题为“New Directions in Conversation Analysis”(会话分析中的新方向),由Anita Pomerantz主编
。专集共收论文6篇,都是用新的视野来研究口语,下面介绍其中的第一篇和第二篇:
第一篇是S. Clayman写的“Reformulating the question: A device foranswering/not answering ques
tions in news interviews and press conferences”(重新组合问题:新闻采访和新闻发布会中回答或拒答
问题的方法),这篇论文主要研究记者采访新闻人物时,这些人物是如何回答问题的。一般说来,碰到难回答
的问题,人们通常采用两种方式:1)“曲线”方式,不正面回答。这种回答往往会被人看作是无知或无能的
表现。2)改变话题。采用这种方式往往又会被人们看作是有“政治上的动机”。作者研究的是应该如何回答
,才不被人们看作是“回避”。这种研究有三个特点:(1)研究人们以前忽视的东西和现象;(2)跟政治
生活直接相关;(3)结合社会学、修辞、大众传播等进行。
第二篇论文是E. Holt写的“The structure of death announcements: L
【内容提要】king on the bright side of death”(死亡通告的结构:积极地看待死亡),此文研究熟人之
间如何传递某人(熟人)死亡的消息,研究的是“死亡通告”的结构。一般讲,说话人先要准备传递这个消息
,然后再进行“传递”这个过程。接受者的反应通常是悲哀,然后说话者介绍某人死亡过程,死者在临死前情
况,接下去双方都开始讲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话,然后引出新的话题。这篇论文有3个特点:(1)死亡传播
过程和传播行为两种类型的分析互为补充。(2)本研究说明了“关系”对谈话的设计和组织起了很重要的作
用,这种“关系”不但包括参与者、而且包括谈话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跟去世者之间的关系)。(3)这种
研究是跨学科的,是叙述文、类型分析、人际交流、人际互动等等的综合研究。
4.7. 开始进入教学领域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和教师把话语分析纳入语言教学的领域,出了一些话语分析教科书,如:M. McCarth
y的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话语分析教学参考书,1991);E. Hatch的Discourse
and LanguageEducation(话语和语言教学,1992);M. McCarthy和R. Carter的Language as Discours
e: 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作为话语的语言:语言教学的观点,1994)等等。还有一些
教学用书跟话语分析很接近,如有关自然语言的交际(C. Brumfit; W. Rivers);语境的教学(J. Richards
);口语的教学(G. Brown;G. Yule)等等。
5. 结语
尽管现在人们对话语分析这门学科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从目前来看,话语分析这门新的交叉学科正处
于充满活力,向前发展的时期,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也迭出不穷,相信话语分析
在语言学内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正如McCarthy和Carter(1994)所说的:“人们一旦开始从话语的
角度来观察语言,那么他的整个思想观念都将发生永久性的变化。”
注释
[*] 谨以此文悼念许国璋教授。
如以1952年Z. Harris的“话语分析”论文算起,至今已有40余年。但话语分析作为一门学科的形
成和发展,只是近20余年的事。1.专门研究话语的杂志,除Text外,还有两本,一是Discourse Processe
s(
话语过程),再是Discourse and Society(话语和社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