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2)、跳(,3)、贴(,2)、通过(,3)、投(,7)、吐(,2)、吐(,3)、推(,4)、脱(,3)、脱(,4)、问(,2)、降(
xiáng)(,1)、想(,6)、消灭(,1)、形成、醒(,3)、淹(,2)、举(,4)、养成、咬(,2)、咬(,5)、有(,5)、沾、
招(1,2)、招(1,3)、着(zháo)(,1)、照(,4)、撞(,3)、总计、走(,5)、走(,6)、组成、做(,3)、做(,5)、做(
,6)(以上据《动词用法词典》,右上角的数码区别词,如“招(1,)”是一个词(招生、招苍蝇、招人喜欢)
,区别于“招(2,)(招口供)和”招(3,)“(招手);右边下角的数码区别义项,如”招(1,2)”指“招(1,)
”第2个义项:招苍蝇、招麻烦)这些动词(或/和动词的这些义项)都是口语中常用的,它们可以单独回答
问题,独立成句,但不可以在主语后边单独作谓语。这里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自由动词在能否单独作谓语上
并不都是自由的。
我们说V的范围小于自由动词,从以上说明看,它至少不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自由动词:(1)书卷气较重的
那些古语词、行业词等等(有些词已经进入口语,它们有可能进入SV,所以这里是指古语词、行业词等的大部
而不是全部);(2)口语动词里那些要带上别的成分一起作谓语(动词只作谓语中心),但可以在单独回答问
题时独立成句的词;(3)口语里不少动词有好几个义项,它在用于某些义项时不能进入SV,(这种现象很常见
)V自然也不包括用于这些义项时的自由动词。
3 S和V:V所联系的强制性成分及其隐现
3.0 本节讨论SV中S和V的关系
在SV中,虽然V在句中只有S和它相对待,但V并不都是单向动词;虽然S是和V相对待的,但S也并不都是V
的强制性成分。
汉语动词根据所直接联系的强制性成分的多少,一般分为单向动词、双向动词和三向动词;动词所直接联
系的强制性成分包括“必有的”和“可有的”,“必有的”强制性成分借助于语境也可以转化为“可有的”。
如“学习”是双向动词,它有一个必有的强制性成分和一个可有的强制性成分,可说“我们在学习外语”,也
可说“我们在学习”;“销毁”是双向动词,它要求两个必有成分,如“他销毁文件”,但在“文件销毁了”
里,其中的一个必有成分就转成了可有成分,并没有在当句出现。我们根据这些理论来考察SV。发现V不限于
单向动词,S可以是V的一个强制性成分(这里不再区分“必有的”和“可有的”),也可以只是个自由说明成
分。
3.1 单向动词V和S
在我们所统计的573个SV中共出现动词168个,其中单向动词96个,约占59%,但由此构成的SV却超过了80%
。在这些句子中,S通常都是V的强制性成分,如前面举到的“咱们走!”、“他出来。”、“二叔坐!”、“
哪位举手?”、“我的心痛!”、“电话铃响。”等等,但也有很少的SV,如以时地名词等做S的句子。S不是
强制性成分的,如:“明天休息,(你来吧。)”、“(祥子!祥子!)这儿来!”、“今天上任,明天撤职
。”(老(,547) )等,那些强制性成分或者可以臆会,或者在上下文里已有出现,通常可以看作是隐含,有
的也可以看作省略。
3.2 双向、三向动词V和S
除了单向的V之外,组成SV的主要就是双向的V,三向的V仅见“给”、“偷”、“赔”、“抢”、“吩咐
”等很少的几个。
由双向动词构成的SV,一般是可有成分不出现,S是必有成分:
我相信!(老(,84))/(大家出主意,)大家编。(老(,139))/你放心,(没人抓你!)(老(,534)
)/我知道。(曹(,15))/喂,你看!你看!(曹(,162))你猜!(曹(,100))/我写!(传(,139)/杨林
标反对。(传(,85))/你留神!((,268))省略了一项必有成分的,如:
崔先生叫,(你快去!)(老(,539))/(秦仲义往外走,)王利发送。(老(,522))/(我厌恶这种关
系。我告诉你,)我厌恶。(曹(,47))/(你说我错,)我承认。(曹(,47))/(短个老旦),我来!(传(
,286))
汉语中有些双向动词要求其中的一个强制性成分出现在它的状语位置上,(可称带有“状位向”的动词)
如“帮忙”(我为他帮忙)、“斗争”(我跟他斗争)、“保驾”(我替你保驾)、“开刀”(医生给老李开
刀)等等,这些动词若进入SV,通常是“状位向”不出现,如:
(他是好人,)我帮忙,(是坏人,)我斗争!(老(,129))
(您去,)我保驾!(老(,157))也可以是状位必有成分做主语:
老李开刀,(我们看看去。)
三向动词与它的三个“向”能常组成“aVbc”式(“他送我一本书”)。在SV中,三向动词通常b、c两个
强制性成分不出现:
(你别给呀,)我给。(传(,84))(即:“我给他钱。”)
(不都交柜,掌柜的印子钱一天就一块,)你给?(曹(,209))(即:掌柜的印子钱你给他?)
不论是双向还是三向的V,S也都有不是强制性成分的,如:
天桥见!/明天给。
4 SV的语用持点
4.1 作为单句的SV
4.1.1 陈述句 陈述句的SV大致有五种语用环境,这里简要举例说明如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