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由A位置移入位置,和谓语关系愈见疏远,故省略往往势在必行。这足以说明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大
量运用的许多“把”字句是不带主语的。当主位为空主位时,“把”字在子主位的删略在句法上是随意性的
。如下:
(附图 [图])
(20)a.[cp Oi[IP把鸡j[IP ti吃了tj]]]
b.[cp Oi[IP鸡j[IP ti吃了tj]]]在“把”字句中,主语移入主位后省略与否往往由语用
或文体因素决定,但其省略的可能性及可行性却是完全由句法决定的。句法的决定性表现在:(i)主位的突
出性;(ii)子主题化触发主题化过程;(iii)空主位具有心理现实性。
现在,我们可以把子主位的形成规则形式化地说明如下:
(21)当且仅当主题化过程完成以后,子主题化方可进行;子主题化形成子主位;子主位约束移位
后留下的语迹。
四、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汉语中主位的性质及其形成规则;提出了子主位假设。本文的结论是:(i)汉语中的主位具
有句法突出性,它是汉语句子的标句词;(ii)空主位的心理现实性是汉语中主语和宾语省略的原因;(iii
)子主位在汉语中是一个客观存在;(iv)子主题化总是先触发主题化运动。本文认为以上这些因素是导致
汉语和西方语言(如英语)相比,具有“动态”感的句法原因之一。
①COMP=complementizer
②S由COMP加S组成,为最大投射。
③指具有wh性质的词。
④-binding。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指出,NP移位后对其语迹进行主目约束(A-binding)
,而wh词移位后对其语迹进行非主目约束。
⑤格理论(case theory)规定语迹须带格标记(case-marked)。
⑥详见Charles F Hlckett,(1958)A Course in Modren Linguistics。
⑦实际上除第一句有非空位主位外,其它各句在主题化之后都形成了空主位。另外,(1)中还有子主
题化发生,形成了子主位。
⑧在英语中移取x(move-x)具体体现为NP移位(NP-movement)和移位(wh-movement)在汉语移
取X体现为NP移位和主题化运动。
⑨一般认为空主位是在D结构基础生成的(base-generated)(Haegeman,1991:42D);笔者认为汉语
的空主位只能在S结构经移位和删略形成,故严格地讲,象[cp Oi[IP ei吃了鸡j]]这样的结构已不是D
结构,因为它已经历了一次移位,即主语移取主位。
⑩详见Haegeman(1991:348)。
①①支配(dominance)须放在树形图中来理解。
①②详见张志公(1957:232)。
①③I,即INFL,汉语意思为“屈折成分”。在(19)中,I不移位,句子亦正确。如:
我们把淮河一定要修好。
参考书目
黎锦熙、刘世儒:(1957)《汉语语法教材》,商务印书馆。
申小龙:(1991)《中国句型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玉柱:(1991)《现代汉语特殊句式》,山西教育出版社。
张志公:(1957)《语法和语法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Brresnan,J.(1970)On Complementizers:toward a syntactic theory of complement types,Foundatio
ns of Language,6,297-321.
Chomsky,N.(1970)Remarks on Nominalisation,in Jacobs,R.and P.S.Rosenbaum (eds),English Trans
formational Grammar,184-221. Chomsky,N.(1977),On Wh-movement,in Culicover,Wasow and Akmajia
n,eds.
Chomsky,N.(1981)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Dordrecht:Foris.
Chomsky,N.(1982)Some concep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Theory a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 Ca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