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外语教学中。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媒体 TBL 三步活动听力教学模式,并结合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说明了这一新课型的特点,证明了现代教育技术拥有传统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TBL(Task-Based Learning)三步活动听力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所听内容确定目标和任务,并采取适当的活动方法,分预听(Pre-listening)、倾听(While-listening)和听后(Post-listening)三步进行,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任务为依托,以活动贯穿于听力教学的全过程,创设情景,巧妙引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尝试,并根据学生口头和书面反馈的信息适当指导,从而使学生在协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完成相应的听力任务,掌握英语听力技巧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最终达到英语语言知识和意义建构的目标。 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日益渗透已使学校教育受到强大的冲击。传统的“黑板 + 粉笔”这种单一的教学媒体已难以适应当今知识更新的社会。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是营造科学、民主、富有人文精神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 TBL 三步活动听力教学模式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环境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建构主义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括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多媒体技术将教育信息通过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直观形象,生动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刺激下不满足于已有思维成果,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渴望以一种多维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听力教学TBL三步活动教学模式结构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依托,活动为中介,英语语言知识意义建构为最终目标,在情境下的合作互动为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过程。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 TBL 三步活动教法,从人本主义精神出发,符合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和心理学的兴趣原则,是一个不断发展技巧,丰富知识,共同锻炼分析、推理等能力的综合训练和实践的过程。三步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活动贯穿于听力教学过程的始终,使主导与主体、教法与学法、知识与能力和谐统一。 该模式分三步进行: 1.预听活动(pre-listening activities)—听力热身 在听材料前,教师引导学生交谈有关听力内容的话题,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有关图式经验,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情境,巧妙导入,可以同化新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做好听前预测活动,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要求学生提前浏览课后练习,为学生提供听的具体任务,让学生知道自己将做什么,为学生完成听的任务提供了听力过程中可追寻的线索,让学生更准确地进行猜测,为学生听时训练作好准备。这一过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倾听活动(while-listening activities)—听时精听 倾听即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听,是听的输入、接收和理解的过程。该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一边听一边处理练习、增加理解、调整理解率的活动。这一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听后活动(post-listening activities)—听力拓展 在听后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采用学生自查、学生互查、教师抽查和小组活动等多种协作互动的形式进行教学反馈,核实听力预期目标是否实现;并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 PowerPoint,扼要讲解听力语篇中的特殊结构、语言难点和理解疑点。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弱读、连读、变音等语音语调知识以及推理、判断技能。 听力“拓展”是巩固与记忆、运用与交际的过程,即活用所学听力语言材料于实际交际或模拟情景中的综合运用。这一过程体现了“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教学原则和“坚持交际性”的教学原则,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英语语言知识意义建构。 二、实际应用与效果分析 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下的TBL三步活动听力教学,借助多媒体设计的课件能营造由声音、色彩、图像、文字等组成的立体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大量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际活动。该软件突出的表现力和重现力,有利于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和讲解,并可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调整内容和方法以实现双主体教学原则。 下面结合 SEFC Book 2B Lesson 92 Telephone messages 来展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TBL 三步活动”听力教学模式的实际操作并分析其效果。 1.抓住话题—引入知识点 播放第一张动画幻灯片,一位男孩出现在电话亭拿起话筒打电话,教师提问:What is he doing? 并结合本单元话题 Telephone 与学生进行交谈 As we know, phone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 提出问题 Do you often have a telephone call?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讨论。用 Would you like to tell us the useful expressions you'll use when you have a call? 激活学生头脑中有关图式经验,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把大脑里储存的相关信息调动起来。 继续播放动画幻灯片:男孩拨错号、接电话人并非要找的人、找来受话人等,有图有声的情景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点:(1)How to ask for the person who you'd like to speak to;(2) How to introduce yourself;(3) How to answer a call;(4) How to tell the caller you are not the person who he/she wants;(5) How to tell the person that you have dialed a wrong number;(6) How to tell the caller the person who is being called is not in 等。 学生完成pair-work后,教师超链接播放Model:(1) To ask for the person who you'd like to speak to: Hello,is ...there? /Is that ...? Can I speak to ...?(2) To introduce yourself:It's ...here. /This is ...speaking.(3) To answer a call: Hello, who is it? /Hi, who is that speaking?(4) To tell the caller you are not the person who he /she wants:Hold on, please. /Hold on a minute. I'll go and ask her /him.(5) To tell the person that you have dialed a wrong number: I'm sorry. I think I dialed the wrong number.(6) To tell the caller the person who is being called is not in: Sorry, ...is not in /here now. Can I take a message for you? 接着播放第二张动画幻灯片:学生打电话找教授,教授的女儿接电话时拿出了纸笔。教师根据这一情景提出下列问题:What is she doing? Please help her to complete the telephone message according to the telephone call. 让学生了解听后要完成的任务,并引入知识 How to write a telephone message. 学生完成讨论任务后,教师超链接播放下表: Telephone message From: To: Time of call: Message:
2.情景设问—同化新知识
播放第三张动画幻灯片,屏幕上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话机,教师讲解画面并告诉学生: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technology,there are more and more new types of phones.I'd like you to describe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telephones such as (1) mobile phones,(2) cordless phones,(3) video phones,(4) the new model for business people.
在任务的驱动下,结合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同一话题 telephones,让学生间展开协作讨论后,教师再次超链接播放 Model: (1) Mobile phones: They have no wires. They can be carried about in your pocket or bag. You can take it wherever you go. You can use it to call the person you want at any time. Other people can also call you wherever you are. (2) A cordless phone: A cordless phone also has no wires. It can be useful in the office or in the factory. You can carry a cordless phone with you to move around and look up the information that your caller wants. That is, you can walk to a distant part of the office or factory to check the information without putting down the phone. (3) A video phone: With you telephone,you can see the receiver or caller. (4) The new model for business people: I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business people. With this phone, you do not have to look up the number of the person you want to ring. The phone has a small computer in it. You say the name of the person you want to ring. The phone recognizes the name, and then the correct number.
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背景知识 As we know, many offices and business people now have answering machines. An answering machine is a telephone with a tape recorder in it. When you are out of the house or office, people can ring you. They can leave a message for you on your answering machine. When you come back home, you can listen to any message from your friends on the tape recorder. 解释关键词,提醒学生注意 record 一词做为名词和动词时发音的不同:record (v.)[rIkd]/(n.)[rekd];引入新知识 Here are some recorded telephone messages. 激发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兴趣,把大脑里储存的这方面的信息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听。
3.浏览练习—明确任务
衔接提问 Would you like to know what the recorded telephone messages are? 让学生针对问题做出种种不同的推测后,教师对学生说:We're going to listen to these three telephone messages three times.
接着为学生提供听的具体任务,It is your task to write down the names of the three people who called in the following forms for the first listening. While listening for the second time, you should write down the names of their companies, the time of the telephone calls and their telephone numbers if this information is given. For the third time,you have to write down the massages. 让学生知道自己将做什么,为学生完成听的任务提供了听力过程中可追寻的线索,让学生更准确地进行猜测,并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对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消除听的过程中会产生的紧张心理。
同时,要求学生提前浏览课后练习,播放第四张幻灯片,展示练习题里的三个表格: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图式经验来推测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重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力技巧指导。
(二)倾听活动—输入、接收、理解、检查
通过浏览练习,使学生心中有数,听时有所侧重,知道应该抓住哪些信息,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可消除学生的畏惧情绪,为听时训练作好准备。这时告诉学生:Now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first tim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names of the three people who rang you. 学生听完第一遍后要求学生 Check the answers to the first exercise in paris.
接着让学生听第二遍,在完成第二道练习题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 Do you know what they mean in the telephone messages? 屏幕显示 need to change the time,fix another time,fix a flight to London,book me a hotel room for two nights,pick it up 等语言知识。在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有助于理解的关键词句上,对所听材料不仅仅从内容而且从语法、词汇以及语言诸方面作进一步倾听;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影响听力活动效率的原因,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听材料进行语言、语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以保证听力理解的提高;并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词、词组和句型等语言知识,对词汇在实际中的连读、弱读等语音变化进行学习;保证不漏掉有用信息,培养学生能听出一些具体信息的能力,尤其是从语言程度略高于学生实际水平的材料中进行信息选择的能力。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听时注意语言信号,凭借这些捕捉到具体信息,这样学生对有关概括文章内容的练习就能从容应付了。
听第三遍时,要求学生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assages,听后先让学生独自完成第三道练习题,然后四人一组进行互查。教师再次点击第四张幻灯片,在屏幕上显示参考答案,让学生提出并讨论各自存在的疑问。
(三)听后活动—总结、巩固、提高、评价
听了三遍 Telephone massages 后,把学生分成四组,各小组提出不同任务。要求第一组的学生 Now supposes you are John,please ring Jim Rice back after you come home according to the first telephone message. 第二组学生 Write down a telephone message according to the given situation. Situation1: You lent your Chinese book to one of your classmates, but you need to use it. So you call him /her to bring it back to school tomorrow. Unfortunately he /she is not in. It is his /her mother who answers your call. Please help her to write the telephone message. 第三组的学生 Make dialogues of telephone calls based on Situation 2: You have forgotten your English homework, you call him /her for it. 第四组的学生 Make dialogues of telephone calls based on Situation 3:You ring your friend to fix a time to buy some English books for reading. She is in, but first it is her brother who answers the call. Then you tell her to meet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at eight tomorrow. 学生准备几分钟后,各组推选代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引导学习评价。
如果是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还可以进行网络上协作交流,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创设的情景或自己创设情景进行对话以达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
有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听力材料潜在的意义进行理解,讨论相关问题,或就与听力材料有关的日常生活经验问题进行创造性的讨论,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材料进行合理的表达。关于这些问题听力材料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因而答案是多样的,这种训练活动对于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能力极为有益。
三、特点与优势
多媒体教学能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动画和多种反馈方式,而且图形变化多、速度快,拓展了英语教学内容和空间;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和交互语言环境,有利于开展较为真实语境的交流活动;能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进行思维活动,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以往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作用。
(一)特点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TBL三步活动听力教学模式具有重自主、重环境、重协作、重实践、重创新等特点。
(1)重自主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
(2)重环境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和相互交流的氛围。
(3)重协作就是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都是在合作互动的组织形式下完成的。
(4)重实践就是强调学生协调使用多种感觉器官,用眼、用耳、动脑、动嘴、动手,有条件的还可上机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去探索、去体会。
(5)重创新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通过多种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优势
多媒体辅助 TBL 三步活动听力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将教学目的和内容与实现教学活动的策略、手段乃至教学的过程用电脑体现出来,并使之成为可运行的程序。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扩大课堂知识的容量,开阔学生的视野。既可让学生多角度、快节奏、全方位地认识教学内容,还可以由学生自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体会学习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比传统教学手段更直观的优越性,多媒体集实物展示、投影、录音、录像、动画、文字等为一体,让教学内容以声频、视频、文本等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进入一个宛如身临其境的全新知识境界。
如今的学生可以依靠媒体自学,教师作为媒体的制作者站到了幕后,这不能不说是学习方式上的根本性改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然后通过各种媒体或程序(如电脑)来展示,甚至对一些重点难点(如语法、语言点、语篇意义的解释,难句子结构分析)进行反复学习巩固,进而加深理解。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科技发展得多快多高,永远不可能完全排斥教师对于学生面对面的教学。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给学生以真实感、立体感,及身临其境感,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运用媒体教学,本身就改变了以往学生无论上什么课都只能面对同一个老师的单一模式,而是让媒体打破他们感官的平衡,并对感官的活动具有强制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教材按要求重新组合,增加课堂信息传输量,加大教学密度,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媒体为中介的整个课堂系统运转起来,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4.加强媒体组合,强化艺术感受,提高英语语言素养
英语课一方面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等理性化东西,另一方面要用适当的手段使学生充分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文学性、艺术性等感性方面的东西。英语教学本身就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英语课将知识性与文学性巧妙地统一起来。
四、小结
多媒体辅助英语听力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要教师善于设计,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欲,顺利地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
参考书目
1.马寅初、黄金岩:《实用英语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2.王才仁:《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
3.谢则融:《初中英语听说训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4.廖晓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年第 11 期
5.黄剑茹:“在‘任务型’语言学习中如何设计 task?”,《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年第 9 期
6.李岩、陈则航:“听力策略与训练”,《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 年第 3 期
7.张建伟、陈琦:“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 年第 3 期
8.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教育研究》1999 年第 5 期
9.马爱莲:“高中英语听力三步活动教法活动设计”,《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2002 年第 36 期上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