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6》教学案例
姜堰市里华中心小学 彭小艳 225516
一、课前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6,本课教学目标是:一是学习本课生字词语,了解12种动物的名称。二是借助学件,认识一些动物的样子,同时进行保护动物的品德教育。教学的重点,认读词串 认识一些动物的样子。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二年级的学生,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对本课中的12种动物,真正认识和了解的很少,有的也往往只是一知半解,缺乏整体而全面的感性认识。
计算机基础:本班学生从二年级上学期将电脑搬进教室,开设信息技术课,目前已经掌握鼠标、键盘和窗口的一些基本操作.
设计思路:
首先带学生去参观网上动物园,看看课本上介绍到的12种动物的活动视频,让学生感性地认识这12种动物,并激发起进一步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兴趣;然后,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识字6;接着,满足学生交流的欲望,再来说说自己想对这些动物朋友说的话,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他们;最后,放手让学生与计算机对话,玩中学,学中得。
教学环境及课前准备:
上课环境是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机和学生机都配有苏亚星多媒体控制软件,教师课前制作好本课的课件与学件。
二、课堂简录
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开机,登录。2、熟悉课件环境3、讲明上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打开计算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计算机是学习工具”的意识。
视频导入1、提问:今天我们去网上动物园看看,好吗?教师利用苏亚星多媒体控制软件的“屏幕广播”功能,点击网上动物园按钮,播放课件中的视频。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了解他们吧。(板书课题:识字6)1、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思考:你认识了哪些小动物? 2、交流,并说一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使学生感性地认识识字6中的12种小动物,激发起进一步认识他们的兴趣。
自学识字6读 指导学生打开课本,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学生弄清生字新词的读音,能流利朗读。师:我来问问:你都划了哪些词?过渡:下面各人快速再看一遍书,自己自由练读一遍,马上我来考考你?1、打开课本,学生用笔划划自己碰到的生字新词。2、抓住重点词语的读音,互相指读。3、谁当小老师,带同学们读读4、开火车比赛读。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词串的能力
课件交流认师:去掉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点击课件按纽1——出示主页面)师:这么多的动物,一定有你的老朋友、新朋友、好朋友。咱们来交流一下,看谁介绍得好?师:结合学生的介绍,适时点击出示该动物图片,大家再一次看看该动物的样子。师:在学生说、看、读后进一步指导朗读,要读出韵味来,突出不同动物的特点和自己的喜爱之情。1、请人看着电脑屏幕,比赛读。2、学生交流:我的;老朋友(新朋友、好朋友)是 ,它 。3、闭上眼睛读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喜欢他吗?4、再读读。师生共同评议,指导读。1、借助课件,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言语表达的能力。2、激发学生朗读词串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讨论交流说师:动物真正的家在哪里?(森林里,在大自然中)下面让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吧。看着大自然里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先同桌互相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1、学生打开课本,看着插图中的动物,自己先说一说。2、交流:我想对 说: 。1、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和求异思维的精神。2、渗透保护小动物的思想品德教育。
巩固运用教师利用学件,让学生人机对话,让学生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得。1、拼音检测:谁愿意到我这儿来,大胆接受挑战2、小结检测情况3、下面就让我们和这些动物们一同游戏,别忘了告诉我你的收获?1、借助苏亚星多媒体控制软件的“屏幕广播”功能,及时广播该学生检测情况,适时指导学件使用方法。2、各人借助学件,自测。3、学生借助学件,自主游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以同学互相讨论解决,也可请教教师。4、说说自己的收获。借助学件,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有用信息的态度和能力以及协作学习的精神。
学习生字1、请学生读读:狮、虎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2、看着课件,说说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1、看着课件,怎么写这两个字的?2、交流3、学生在课本上描红!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态度和习惯!
课后拓展 欢迎大家课后继续关注人类的朋友,说说,你还打算怎样去和动物朋友们交流呢?1、学生谈自己的打算,鼓励付诸实践。2、鼓励学生利用学校有利条件,到校园网上的虚拟动物园看看。培养课外自主探究的实践精神。
三、课后反思
这堂课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借助学件的交流,了解到自己平时无法了解的有关小动物的知识,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及表达能力,计算机真正成了学生的小老师,好伙伴。
其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教师能解放学生,通过自学文本,大组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学生不但学习到了小动物的有关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始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第三,注意现代教学手段与文本教材的优势互补。课堂从播放影片、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接着,组织学生打开课本亲近文本,然后利用课件,组织学生边学边读边讨论边交流,以及最后利用学件,人机对话,遵循了学生识字学习的规律。应用了信息技术,但却没有排斥传统的师生互动,只是在需要时才应用信息技术,充分体现了“计算机是学习工具”这一特点。
四、对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整合的思考
1、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整合的优势是什么?应该是交互型课件为识字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源展示的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舞台。因为有限的课件里却能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图文并茂的资料。借助学件,学生还可以自主学习,轻松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当然,低年级识字教学还应注意与写的实践,要与传统教学相融合,让学生端端正正写字,写出端端正正字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教师课前能制作好相关的主题性学习网站,那样,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2、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整合的关键是什么?是师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如果学生的操作不熟练,对于鼠标、窗口的操作都很陌生,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如果老师对网络教室的使用,或者对学生提的技术问题或对学生机出现的故障束手无策,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得到实施。
3、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整合的最终落脚点是什么?应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的指导,还要注意渗透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充分注意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了解信息技术只是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一个辅助工具,计算机技术性的内容必须要在课前解决,在计算机课上解决。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