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群阅读和理解。
六、逻辑思维不严密
阅读除了具体细节的理解,更重要是字里行间含义的理解。根据已知内容推测作者真实的观点、态度和文段的寓意。它要求学生独立思维,充分发挥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阅读的思辨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过分高度概括、过分简单化、有理无据推断、因果关系错误、观点结论前后矛盾等逻辑推理错误。
据我们调查,我国高中学生英语阅读失误有4方面原因:
★ 语言经验不足:对常用词语、语句不能够成准确的生活联想。
★★ 语篇把握能力不强
★★★ 语义领域活动卷入了过多的隐性的翻译因素。
★★★★ 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知识障碍。
第四个原因在失误的总取样中仅占约10―20%,而前面3个原因却占80―90%。
高中英语课堂阅读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高度重视语篇的系统指导和系统训练
(二)过低地估量中学生在阅读上的认知潜能
(三)忽视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阅读指导和训练的技术化程度不高
(五)语篇的文本展示形式缺乏真实感和真实性
突破对策
阅读涉及三个主要成分:读者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文章的结构组织。认知能力指的是读者有关外部世界的一般知识;语言能力包括读者的语音、句法、语义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阅读中的推论、文章的类型与结构。因此,我们要注意:
一、抓认读训练 打好语言基础
(一)以适当集中,循环复习为原则扫清词汇障碍,认读字句。获得字句表面意义的理解。单词学习,一要全面,音、形、义、类不可偏否;二要注重运用,突出单词学习的交际性。单词练习的形式有:
1. 根据音标、释义拼写单词
2. 据句意和结构需要活用单词
3. 根据词义比较、固定搭配选用单词
4. 根据同义、反义、近义替换单词
5. 根据构词法知识意会单词
6. 根据文章上下文填空,运用单词
(二)识句会意的能力: 掌握句型结构模式,理解句子表达的意义。
1. 以动词为中心掌握英语的五个基本句型
2. 以朗读、背诵、听写课文重要段落、句型的方式,培养英语句型模式感。
3. 以名词性从句为突破口,以定从句为难点演练从句。掌握基本句型的扩展规则和复合句的句型结构。
4. 以非谓语和从句的相互转换操练句式的扩展和化简。
5. 以SEFC教材中难句长句为例分析句子结构和理解句意。
二、抓篇章教学 优化阅读效果
课文篇章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词义、句子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言语理解能力。
(一)猜词悟义的能力 猜测词义是一种阅读技能。阅读中常出现生词:一种是学生的语言知识欠缺产生的生词;一种是阅读任务设置的生词,考查学生推测词义的能力。猜测词义要依据上下文,篇章是最大的上下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通过定义、解释、描述、因果、比较、反义、构词法等手段依据上下文推知词义。如:
Annealing is a way of making metal softer by heating it and then letting it cool very slowly. (NMET 1990定义法)
Kleptomania is an illness of the mind that gives a person the desire to steal. (NMET 1993 定义法)
“Computer-literate"---to bring people closer to the computer
"People-literate"--------to bring computer to people (NMET 1999解释法)
"It's wonderful news. I'm on high." (NMET 1999 因果法)
……the "beam", which is a length of wood only four inches wide which is fixed at a height of 1.20 meters above the ground (描述法)( SB3A L34)
And a particular piece of equipment breaks up the nonrecyclables. (NMET 2000 构词法)
We can feel acceleration, an increase in speed. (同位关系)
(二)分析性阅读能力 分析性阅读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理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准确快速理解篇章的大意。分析性阅读重点抓文体判断和关联词寻读的训练
1. 判断文章类型,指导阅读重点
(1). 记叙文 突出细节的阅读和基本内容的理解。重点注意主要人物的言行,事件的起因、时间、地点。通过人物的言行,事情的经过去理解人或事物的意义。
(2) 描写文 阅读注意力集中在人或物的特点或特征描写。
(3) 说明文 说明文旨在说明或解释事物的性质、特征和内在的联系。阅读重点为寻找和归纳主题句或结论。
(4) 议论文 阐明事物的性质,表明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指导学生重点捕捉作者的观点。阅读注意力集中在首尾段,注意分清主要段落和次要段落。
2. 寻读关联词 弄清文章的语言层次
训练学生以关联词为路标,明晰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常见的关联词可分为以下五类:
增补型 and, also, in addition, what's more, for example(instance), in other words, second, besides
转折型 but, or, although, however, yet, otherwise,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in spite of, all the same, still, in fact, as a matter of fact
概括型 so, thus, therefore, finally, in short, above all, as a result, in a word
因果型 because, so, for this reason, thus, for, as, since, therefore, as a result
时间型 first, second, then, next, last, finally, in the end
3.推断性阅读能力
在客观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判断发现作者公开或暗示的意思,了解作者的真实思想。在分析和推断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分析作者使用的材料和表达内容所使用语言的字面意义(denotation)和涵义(connotation)。
如:NMET 1999阅读理解E篇,作者谈论对"stage school" 的看法。
(1) 材料分析
A日常安排 only half the day doing ordinary school work acting, singing or dancing their way through the other half of the day
B. 法律规定 The law is very tight on the amount they can do.
C. 校方的看法The school themselves admit that not all children….
D. 现实情况 While all the leading schools say….the facts seem to suggest that this is not always the case.
E. 学校长处 make a name / make a little money
(2) 语言分析
"stage school"
only half the day doing ordinary school work
too much professional work at such a young age
admit (not say)
not always the case
作者在文中没有明确表示他对 “stage school"的态度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