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的教学有两个目的:第一,利用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其中的语言点,达到能运用的目的。第二,在学生掌握语言点的基础上,逐步跳出语言点的圈子,从而使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培养阅读能力。
一、课文整体教学的理解
课文是教学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材料。因此,课文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
开始时就分段教学,容易产生见树不见林的毛病,不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然后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段教学也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掌握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篇课文。
这就是我们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的“课文整体教学法”。
(一)整体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1.课文的内容是一个整体
课文整体教学强调信息的整体输入。要求从阅读整篇文章入手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结合课文学习和运用语言结构,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以内容为主体。
2.课文句,段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是一个整体
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材料。因此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时,做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突出能力的培养。
3.英语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整体
英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用三个方面。课文整体教学强调这三者的统一。教与学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要求统一在“用”字上。“用”是课文整体教学的关键,是检验教与学成败的依据。
(二)课文整体教学的基本程序
课文整体教学程序可以概括为:接收--发展--运用。在教学中,这个过程虽然也有其阶段性,但这三个阶段却往往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在“接受”过程中有发展(如对课文的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在“发展”过程中有运用(如对语言结构的讲与练)。
1.“接收”。有视觉接受和听觉接受。在课文整体教学中,对学生来说,就是通过读和听来接受信息。在接收阶段,也就是开始阶段要求信息的整体输入。如叫学生浏览全文,从而找出课文的主要意思和篇章结构,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对课文有一个粗略了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逐步深入。
2.“发展”。包括阅读理解由表层向深层的发展和由课文内容向语言结构的发展。在这个阶段,阅读应该有略读转入到精读。在具体做法上,教师的提问程序应该是yes/no questions _ or questions _ why questions,要求学生不仅了解课文的主要事实和情节,而且要了解课文内容的细节。还应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语言结构的教学。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更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练习,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层的理解,而且使他们初步掌握和运用语言结构。
3.“运用”。运用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但不能看作是教学过程中最终阶段的任务。运用语言应该贯穿于课文整体教学的始终,尽管在最终阶段要集中进行一些口头练习和综合性练习。练习的设计应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和所学语言结构。练习的难度要适中,以使学生能用的上,用的活,练习的量要充分,以使学生普遍得到练习和运用的机会。教师不仅通过这些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而且应把这些练习看作是课堂小测验,及时取得反馈信息,并及时采取矫正措施的手段。
(三)“课文整体教学”的步骤
这几个步骤的每一步都是后一步的基础,前一步的深入,整个过程如连环之索,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步步提高。
整体,是指首先让学生整体上阅读理解一篇文章,从整体上理解思想内容,知识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分散,是指分散地解决一篇文章中的词语难点与重点,使学生学有所得,复习有依据。
再整体,是指在前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再次全面深化课文,进一步掌握通篇课文的知识,理解结构体系,达到完整地掌握一篇课文的目的。
运用,是指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一篇课文教学结果的总体检验。
二、课文整体教学的实践
(一)整体过程: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通常有以下几点做法:
(1)学生自己阅读,找出不懂的问题。
(2)朗读单词和课文,划出生词,词组,句型和难点。
(3)老师发预习提纲。
(4)让学生翻译课文。
我认为初中课文教学中采取前两条预习方法较合适,一是使学生对通篇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为教师的精讲扫除了障碍。二是把阅读和精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知识学的活,重现率高,学生记得牢。三是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班级学习气氛。四是能通过学生的感知导致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主动地去索取思维的材料和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2.介绍课文中心思想。
用英语介绍课文内容,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首先学生合上书本,专心听教师讲述,教师在讲述中尽量用学生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用简单的句子以旧带新,语言力求生动活泼,语调抑扬顿挫分明,并利用自己的手势,眼神,表情,动作,实物,多媒体等来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述时,还要加进自问自答的形式或提问学生几个问题,以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估计和推测将要出现的故事情节,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内容介绍可以一遍或两遍,可用课件视图介绍,也可以用扳书的形式。教师还应该边讲边环视全班,以观察学生能否听懂所讲的内容,以便调整语速。
3.用简单的Yes/No questions提问学生,检查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
(二)分散过程
即是分散解决课文中的词语难点和重点过程。讲解必须做到一个“精”字,在众多的语言点中,重点只讲一个,其他的作略讲处理,以便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操练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可采取:
1.先讲后练,即先把课文中重、难点讲解完之后,让学生集中练习,消化。
2.先练后讲。即先让学生集中练习。如;造句,填空,句型转换,选择正确答案,判断正误等。然后老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情况,重点讲解。
3.边讲边练。即讲一个重点句型或语法现象,接着让学生作替换造句或翻译等适当练习,这样一讲一练地循环下去。
(三)再整体过程:
让学生对所学课文再次形成整体感。具体做法是:
1.先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听录音,领读,齐读,各别读),然后找出不懂之处,教师解答。
2.归纳课文中心意思和内容,主要以提问的方式来归纳。所提的问题要力争概括出课文的中心和主要内容。
这一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弥补了由分散过程所造成的支解课文的缺陷,最后在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