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小学课改的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着很大差距,加上这次改革来得太迅猛,学校、家庭与社会都缺少足够的准备,所以,农村小学课改的帷幕刚一拉开,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 1.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作为新课改推行的主体──农村教师已经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怎样教、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营造者。于是乎,有的惶惑不解:翻开教材,往日熟悉的“面孔”不见了,咋变成了有趣的“娃娃”书?自己以前编写教案的本领似乎被大打折扣,经验也猝然变得苍白起来;有的顿生疑云:作业如何设计?学生自立了,可纪律却难以维持;教学是开放的,讲究生成与探究,注重合作与个性,可考试怎么应付?这实质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 2.参与、支持课改的社会氛围难以形成。 课改的实验工作需要一种自上而下、坚实的支撑力量,需要一种积极、主动地为课程改革提供咨询意见和资源支持的社会氛围。然而,在现实中,参与、支持农村课改的社会氛围却难以形成。 (1)中心小学校长(原教育站站长)、主管业务的领导对课改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教育理念落后。培训学习不愿参与,也不过问教师培训情况的情况普遍存在;评课指导说不出个所以然,甚至出现有悖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的“指导”行为。如此这般,实在令人痛惜。要知道,课改不但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是教育创新的具体体现,而且是学校领导的神圣职责,是法律赋予的义务。所以,校长应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领导们也应和老师们一样,对课改需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才能完成课程这项伟大工程。 (2)教师课改热情普遍不高,干劲不足。 ① 有的教师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明显表现在培训学习出现应付式。参加学习人数廖廖无几,考核测试却是100%的参与。 ② 教师对课改有如下种种态度: 这批学生是试验品,课改给学生带来些什么的,谁也下不了定论,现在的中、高考还不是以“分数”录取学生;中老教师感叹自己年老了,接受新生事物不行了,搞课改,找年青人干去;学校年终考核、奖励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我不用搞课改,只要我抓到“老鼠”(考出好成绩)就是“好猫”,搞课改,操心多,折腾多,吃亏也多,搞课改是科研部门的事。 (3)农村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成了课改的阻力。 长期以来,对农村的家长来说,供孩子上学的目的是跳出“农门”,对于课改,家长们惊诧不已,愤懑纷纷:“课堂怎么全乱了套?、“孩子怎么没作业了?”,有的家长找上门,指责教师的“不称职”,请求“处理”教师。。理由是:老师给了学生太多的“自由”,这样是放纵孩子,孩子会学不到更多的“知识”,将来考不上大学,学就白上了。家长的惘然、不理解乃至不支持也削弱了课改的力量。 3.教学上,农村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在侵占着“市场”。 在课改面前,有的在抱怨教改理念难以转化为教学行为之时,干脆“经验”起来,即所谓“穿新鞋,走老路”,你改你的,我搞我的。 (1) 普遍存在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与行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现象,特别在农村村小,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2) 课堂缺乏活力,严重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立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充满生命力的过程。而在农村小学,课堂上常常听到这样顺口溜:小小手,放桌上;小耳杂,竖起来;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闭起来。这种把学生看成是没有思维的躯体的教学行为,严重抑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怎能得以培养? (3) 课堂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学生的探索过程只是“走过场”。 大多农村教师对课堂教学“探索”的实际操作不能正确把握,认为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动动手就体现了“探索”。一节课结束,老师喊累,学生叫苦,可学生仍没有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以及被应用的,这就不是充满探索的学习过程。 4.农村小学施行新理念的教学行为困难重重。 (1)农村没有经费购买教学挂图、教具、学具,更不用说“电脑”的设施,这给施行新理念的教学行为带来了不少的困难:组织、调控课堂教学难;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难;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能力等也不能得以更好的培养。由此严重地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方式改变。 农村教师对课改的实施普遍有畏难情绪。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其中原因有受自身素质的影响外,更主要是由于地域特点和各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农村小学课改工作缺乏上级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教师专业引领不到位,给教师实施新理念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对农村小学课改现状的反思 课程改革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适应、改进、变革的过程。农村课改中产生的困惑和问题是必然的,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一种旧观念的形成往往是历史的产物,文化的产物,要更改它,必然会遇到阻碍,关键是要以科学的态度正视问题与阻力。我想成为农村小学课改发展障碍应有主、客观方面的因素。 1.农村目前的教育状况制约着课改。 第一,农村的孩子相对城镇孩子来说性格较内向,不善言谈,不善交往,严重影响课改中对学生合作学习与相互交流的培养;农村学生约70%没有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学习起点较低,加上农村信息较闭塞,见识不广,知识面较窄,这给课改中培养学生的搜集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带来了困难。第二,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大多学历结构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还存在一部分乡村聘任的代课教师;基本没有专职科任教师。而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现行状况下农村
农村小学课改的现状及反思
黄雪芳
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在乡村小学已铺开。农村小学课改的现状如何?有何启示?对此,笔者深入各类有代表性的农村小学进行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整理、分析这些材料,谨此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