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 础。”对教学起一定指导作用的高考试题,近两年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除了“完 型填空”、“阅读理解”外,又增添了“短文改错”这一新的题型。这一题型目的是考查学生在语篇中综合运 用语言的准确性。“交际用语”的题型所占的比例也在增多。
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仍然是1984年版的教材。教材本身缺乏交际用语的内容,而且教材中的练习题的题型 也与高考题型相差甚远。类似高考题型的“完型填空”、“短文改错”的练习,课本中几乎没有。虽有一些阅 读材料,题型也仅限于回答问题。如果我们拘泥于一本教材仍按旧的方法授课——也就是说,以教师讲解为主 ,教师讲解词、短语的用法,分析句子结构,讲授语法条例,而学生被动听课,埋头记笔记,其结果学生不善 于用教师所讲的知识去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这种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改革英语课堂教 学方法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使用现行教材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以便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 力呢?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语言的能 力。因此,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 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
首先我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口讲英语。高一学生刚一入学,就实行每课时前5分钟进行"free talk"。 每次由两名学生用英语讲两分钟话,题目自选。学生们谈到了校园生活、国内外新闻、名人轶事、社会焦点问 题等。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且使同学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
其次,每半个月利用一课时或20分钟左右,练习一次情景会话,尽可能利用教材中出现过的内容,让学生 们扮演角色练习会话。另外我还从"Task Listening"、"Functions of English"、"Developing Commu-nicati ve Compentence"等几本书里选择情景会话材料。上课时,先把典型的句套子写在黑板上或用投影显示,教师简 单说明句套子适用的场合后,让学生们听会话的录音,或者教师找学生配合先给学生做个示范表演,然后让学 生们进行“一对一”或4人小组的练习,接着再让几组同学在班上表演,最后由老师讲评。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 的口语交际能力大有好处。
对于课文的教学采用整体教学的原则,具体做法是:①学生课下预习新单词。②教师用英语导入新课,介 绍本课内容及背景知识。③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每段的主题句,确定课文的中心思想。④教师精讲语言点 及语法结构,配以适当练习,边讲边让学生练习。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每组选一代表发言。⑥学 生口头复述课文或进行小结。⑦综合练习(包括听写、缩写课文等)。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以“讨论”为例:在学习了《拿破仑的三个问题》后,我布 置了讨论题:“你最崇拜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并在黑板上写出讨论时需用的句套子。
1.Giving opinions:
I think…
I'd like to say…
I'd just like to say…
The point is …
2.Agreement:
I couldn't agree more.
That's just what I was thinking.
That's a good point.
3. Disagreement:
Yes, that's quite true, but…
I'm not sure I quite agree…
I can't agree with you there.
学生每4人一组,每个人先在小组里谈自己的观点,然后每组一名代表在全班总结小组讨论情况。这样的讨 论,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不仅练习了听和说,培养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也为书面交际奠定了基础 。对于学生们在口语表达中的错误,教师只做归纳性指正,一般不打断学生的讲话。其实,由于所给的句套子 实用性很强,学生们掌握得较好,不会出太多的错误。
二、采用多种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课堂上“只有高度集中而稳定的注意,才能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成绩。”在课堂教学 中,我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发生直接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注意使学生的两种注意能 轮换交替使用。
根据注意的发生规律,一走上讲台,我首先用目光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说明这一课时准备要完成的教学 任务,使学生对学习目的有正确的了解,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接着可采用讲授法、归纳法或演绎法等讲解重 点、难点。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穿插提问法或对比法,这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教师都 要牢记,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开动脑筋多活动。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以及情景。例如:讲形容词比较等级中的一些特殊用法时可采 用对比法。给学生下面的例句,让他们比较下面的三句话意思是否相同或相近?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Tom is the tallest in his class.
Tom is taller than anyone else in his class.
Tom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his class.
通过比较学生们可以自己归纳出比较级形式表示最高级意义的两种句型。即:
A is/was+形容词比较级+than anyone/anything else+范围。
A is/was+形容词比较级+than any other+单数名词+范围。
再比如:讲比较规则的语法内容,像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加"-er",最高级加"-est"的方法,或规则的句 型时可采用归纳法。教师先举几个例子,然后让学生练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其语法规则。这种方法可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对比发现了其规律性的东西,并提高了自学 的能力。
如果是讲不规则的语法结构,就用演绎法比较好。教师可首先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例句,然后再口头或 版书几个例子并说明规则,最后让学生练习,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为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要注意版书的安排,并使用彩色粉笔。我一般把黑板分成三部分,左边写语 言点,中间写例句,右边为补充的新单词或学生虽学过,但容易出错的单词。给学生举例时,空下关键词,让 学生填,尤其是当讲近义词的区别时,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自己填空,会记得更牢。有时提醒学生,例句中 有错误,让他们注意观察例句,并改正错误。所有这些方法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