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心得体会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十一五规划讲话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2-12 08:21:36   

二、加强研究,理清思路

 

全面深入分析国内外环境,准确把握所处发展阶段和前进方向,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形成发展思路,然后再具体编制规划,这是规划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要继续坚持。

要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研究,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入研究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深入研究协调发展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开放的视野审视发展中的问题,把国内事业和国际经济结合起来研究。要抓住主要矛盾,抓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本地区、本行业长期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制约本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设立可行的阶段性的任务目标、确定明晰的发展战略,并提出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只有基础研究工作做深了,思路理清了,才能编制出高质量、科学可行的规划。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要深入研究规划体制改革创新问题。当前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各级各类规划的功能定位,相互关系,特别是与市场作用的界限模糊,规划的数量不少,但内容交叉重复,针对性不强,区域规划不到位,规划编制程序不够规范,衔接协调不力,规划区的确定比较机械,规划的评估调整机制尚未形成等,这些问题不仅有损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对规划编制和实施机制,规划方法和理论,规划体系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创新问题,要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加强调查研究。要力争通过“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较为科学的规划体制。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市、各部门对“十一五”规划工作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抓实抓好。一是加强领导,充实队伍。要尽快把“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明确一位领导专门负责规划工作,加强对规划编制的协调,要抽调专门人才,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把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同时要加强学习,加强培训,提高规划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为“十一五”规划编制提供组织保证。二是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省里要注重搞好与国家的衔接,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市县的政策信息和发展布局的指导。各地在编制规划时,必须进一步加强上下沟通、横向交流和衔接协调。规划编制中,要从一时、一地、一事的得失中超脱出来,把更多的利益关联体统筹在一起考虑,从大的区域范围,考虑优化整合资源配置,打造经济区块,借力发展、共同进步。三是集思广益,开拓创新。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与时俱进地开展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各类规划的管理。计划部门要探索规范规划体系建设,进一步搞好规划管理工作,强化规划编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五是强化对规划工作的支持力度。“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环节多,任务重,各市、各部门都要给予一定的财力物力支持。各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规划编制经费和论证经费,以保证规划编制的顺利完成。这一点我们要向南方先进省市学习,在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事项上,舍得花些钱,请一些高层次的专家,搞一些有深度、有水平的战略研究,把发展规划研究好、谋划好、实施好。

    同志们,做好“十一五”规划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