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语言知识是外语教学的立脚点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8-12 08:48:45   

   
   
   通过上述简略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教学外语的道路,可从哲学高度概括为两条:理性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从理性主义或经验主义出发建构一种理想的外语教学。理性主义的教学以知识为立脚点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的特点就在于运用知识去认识事物,依靠知识从己知认识未知。所以各个理性主义的外语教学法无不重视语言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至于经验主义的语言教学,其活动是通过接触模仿,积累经验。但从认识过程看,经验升为理论(*虽然可能是隐性的),才能保证认识的不断发展并使认识主体取得创新能力;故经验主义的语言教学之能够成功的机制,也包含了语言知识的作用。所以不同的经验主义知识更不用说了,这突出地表

现于直接法主张用归纳法教语法。交际法在用意念——功能取代教学语法的企图失败之后,也主张采用“具体用法”、“语言意识”、“隐性语法”等等方法去教语法。只是交际法的产生是为了寻找一条理想的教学法以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
   
   
   二、交际教学法以后的外语教学
   
   
   交际教学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它是适应两种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方面,经济发展提出了普及外语的需要;另一方面,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应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必须提高学语速度。两种需要的综合使人们在哲学观点上走向了现实主义,企求从满足现实需要着眼去创造外语教学法,而不像交际法以前那样从改进既有外语教学法着眼去构思新的教学法思想。所以交际法的实质是一种适应现实需要的外语教学法思想。
   
   
   我们这样说有五点根据:1从操作层面看,交际法可以概括为“急用先学,学用结合,立竿见影”;2从立论根据说,它曾企图用意念、功能范畴取代传统的教学语法,从而落实因乔姆斯基学说而引见的语言习得论(内在论);3从建构目的说是为了解决欧共体在经济发展中的语言障碍;4从使用结果看,据《人民日报》1998年9月2日6版报道,经过20多年的交际法教学实践,“欧洲青年人会讲两种以上外语者为数并不多,在成年人中间,可用一门外语阅读者,也只占45%”;590年代以来产生了实现交际法理想的模式,这些模式大都持弱交际观,可看作交际法的变体,变去变来都在想提出一种更加简明易行的“急用先学,学用结合,立竿见影”的模式。但截至目前,仍不能认为已有一种可以达到这种理想的模式或路子。因为交际法的根植于理性主义(*乔姆斯基学说),而其生长却采用了经验主义(*通过交际学交际)。这造成了交际法提出之后的混乱情况。
   
   
   美国亚历桑那大学刘骏教授把交际法以后的教学法统称为“后教学法时代的教学法”(Methods in the PostMethods Era)。他根据自己所作的调查研究,认为这个时代是交际法、折衷法、近代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读法、暗示教学法、默教法、全身反应法、自然途径、集体语言学习法等10种方法的自由选用。笔者认为,这种选用正是着眼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之需要而进行的实性探索。这种探索不是追求改进某一种教学法,它表现了人类在教学外语中正在力求适应现实的需要,而提出自己的理想。所以交际法的内容基本上与在早的教学法极不联系。反观交际法以前的教学法却主要是为了改革外语教学现实而提出自己的理想。比如,直接法是为了改革翻译法,听说法是为了改革直接法。不过,宏观地看,改革现实的需要是加快和普及教学外语,适应现实的需要也是加快和普及外语。外语作为语言不能脱离三要素,外语作为实际运用于交际之中的言语(parole,speech)或语言行为(performace),须得生成于语言系统(system of language,即语言)或语言能力(competence,指掌握构成某一语言所有话语的基础的代码的能力);而语言系统和语言能力实际是一种语言知识系统。所以,只要我们承认学习外语不可能象鹦鹉学舌那样学一句用一句,那就必须通过学习语言知识以养成目的语语言系统或语言能力。因此,排拆语言知识的外语教学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使是采用经验主义教学法,也得从接触积累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归纳提炼出语言知识。
   
   
   三、语言习得论怎样看待语言知识
   
   
   语言习得论推动了外语教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外语教学的混乱。
   
   
   语言习得论源自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理论。这个理论提出了心智主义(Mentalism)的认识论思想,对于语言是什么和人类怎样获得语言作了全新的解释: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种属属性,它是由人类的遗传基因规定下来的一种特定物质状态,存在于大脑中,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发育成长而进入一种稳定状态,先获得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知识,从而具体运用该语言的能力;再由语言能力生成无穷无尽的语言行为。因此,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是人脑中不依靠学习而能自然构建起来的一种系统,是语言学习的内容。但它是一种物质状态,故不能简单地解释说“语言是用于交际的符号系统”。这样,语言知识/能力的形成便是在后天语言经验的作用下,从元始状态(initial state)进入一种稳定状态(steady state)的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靠“刺激—反应”训练而形成的习惯。这个理论推演开来,就认为人类借助大脑中存在的先天语言属性,形成语言能力(competence),有了语言能力便能生成语言行为。这种先天语言属性被称为包含了所有语言之普通原则的普遍语法,普遍语法体现语言习得机制(L.A.D.)。所以人类获得语言是一种生理现象,既不依靠认知活动,也不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其内部过程应是固定不变的,只是?嗣巧形刺矫鳌U庋枋龌竦糜镅缘墓毯兔枋鲇镅缘姆⒄咕筒灰耸褂醚埃Ω檬褂孟暗?获得,acquisition)。那样才可表明,获得语言是在接触到的目的语材料激活固定在普通语法中的参数后,逐渐形成的语言能力的结果。所以习得是一个内在的遵循一定程序规律的自然过程。反之,学习却是一个外力灌输的过程,是把动物学习规律用之于人类学语的过程,是不符合人类语言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从这种演释出发,人们开始研究语言,并有意无意地把语言习得一语看作科学概念,而把语言学习看作是前科学概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