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从高考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2 02:15:22   

引言

高考通常被认为是国家和高校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而且是一种必要的、有效的途径。因此对每个生的考察目的、考察内容、能力要求和考察形式都体现在高考的每一份试卷中。外语考试就是其中之一。那么高考外语考试的方向以及目标、内容、能力要求和考察形式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呢?狭义上来说是依据大纲和高考大纲,广义上来说是社会的需要。

近几年来,高考外语题型发生了质的变化。拿英语来说,高考中出现听力测试,试题的出题方向以语境为主,加大阅读量,强调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写作部分增加内容,要求较以前也有所提高。这一变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英语作为外语在中国的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尤其是我国进入 WTO(世贸组织),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全民提高外语水平,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这样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所需。

因此,高考对外语的考察目标较以前有所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行外语素质育也正是为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倡的。高考的外语考察实际上是对中小外语素质育的总体检测。这两者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有的外语师将考试和素质育对立起来,认为进行外语素质育就保证不了考试成绩。有些师还进行着传统的应试,虽然生考试成绩还可以,但生没有语言能力的提高。归根到底,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没有理解语言的根本目的──培养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而语言的交际能力是最主要的体现之一。

提高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素质育的方向同时也是高考的需要。

一、何为语言的交际能力

只有对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词汇的充分的理解才能确定语言的目标和方法。

首先从语言角度分析语言的交际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家 Hymes 针对 Chomsky 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s competence)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Hymes 提出的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他认为交际能力要考虑四个方面:

(1) 合乎语法,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在形式上可能;

(2) 适合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可行;

(3) 得体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得体;

(4) 实际操作性,某种说法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际出现了。

这就是说,交际能力包括对语法的合法性、心理上的可行性、社会文化的得体性以及实践中的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

从广义上来说,交际能力是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了人的整体素质。交际能力包括许多因素:

语言知识──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认知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和有关世界知识的掌握等;

文化知识──文化观念和习俗知识;

文体知识──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选用不同风格的词语和语篇等进行交际的能力;

其他知识──包括非语言知识(体势语、面部表情等);

情感因素──对他人及事物的社会态度、交际动机、个人品质以及性格和习惯等。

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为什么说外语的素质育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来达到,原因就在于此。交际能力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涉及范围广。各种因素处于不同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极为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交际能力的另一特征是相对性,即交际能力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达意”也许是交际能力的最低要求。不存在交际能力的最高限度。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